如何对待逼迫?

下载MP3

下载PDF

 瑪竇福音 12:14-21

 那時候,法利塞人出去,商討怎樣陷害耶穌,怎樣除滅他。耶穌知道了,就離開那裏;有許多人跟隨他,他都治好了他們;且警告他們不要將他傳揚出去:這是為應驗那藉依撒意亞先知所說的話:“看,我的僕人,他是我所揀選,我所鍾愛的;他是我心靈所喜悅的;我要使我的神住在他身上,他必向外邦人傳佈真道。他不爭辯,也不喧嚷,在街市上沒有人聽到他的聲音:已壓破的蘆葦,他不折斷;將熄滅的燈心,他不吹滅,直至他使真道勝利。外邦人將要期待他的名字。

主耶穌發現自己處於非常具體的受迫害境況,事實上,祂知道法利賽人已決定要殺死祂。因此祂離開所在地,並警告那些被祂治癒的人不要公開談論祂。祂的時候還沒有到,所以祂從那些想讓祂禁聲的人那裏逃了出來(參若7:30)。然而,祂受遣的使命在繼續,人們必須認識祂,好讓祂進入他們的生命,好讓他們能體驗天主的慈悲之愛。

如何處理受迫害的情況?這需要認真考慮。在主耶穌的例子中,我們看到祂並不像我們從某些真實或想像中的英雄人物那裏知道的,將自己毫無保護地扔進戰鬥的動盪之中。當為了主的緣故,迫害來臨時,必須始終審慎驗查祂在特定情況下的意願是什麼。人不單屬自己,而有代表天主的使命需要完成。因而,重要的是如何在逼迫的境況下繼續履行使命。這並不是自我保護的問題,儘管自我保護是合理的。恐懼不能成為決定性的因素,而要專注於聽從天主的旨意——祂希望祂的計畫在受逼迫的情況下如何實現?

由於逼迫,從那時起,耶穌的行動更加隱蔽,但卻能夠繼續祂的工作。也許教會中某些意識到當前危機的牧者也會這麼想。也許他們認為,如果公開表態,就會受逼迫,就不能繼續為天主子民謀福的事工。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的沉默可能是合理的,但如果主要目的是自我保護,那就不合理了。

事實上,並不只是生命受威脅,才能稱為逼迫,而是以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更早階段。需要仔細審查的是,這確實是為耶穌的緣故而遭受逼迫或拒絕,還是因為自我的過錯與不足?如果是後者,則應該更努力地去改善。但是,如果遭受的拒絕真是為耶穌的緣故,那麼則將以一種非常微妙的方式舉揚我們,使我們更深地與主結合。

事實上,當人不能自由地言說真理而不面對被他人嘲笑的風險、當天主所賦予的個人自由被限制、當政治正確以近乎獨裁的方式規定思考的範圍……迫害就已經存在了。上面所列舉的適用於此:必須找到正確的方法去完成天主賦予的使命。“護慰者”尤其在這方面能夠幫助我們做正確的決定,引導我們在正確的時間說正確的話。堅忍不拔的精神也會發揮作用,幫助我們克服常常妨礙做出正確見證的人為因素。

不要忘記,主耶穌在對門徒談話時,已預言了將臨到我們身上的迫害:”如果人們迫害了我,也要迫害你們”(若15:20)。

 謹慎對待,但要保持冷靜,好使我們藉著天主之光分辨什麼是正確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