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传之 “圣海德薇希:经苦难净化的爱贫者”

下载PDF

我满怀喜悦地开启这一系列圣徒传记的撰写,盼望能借此默想圣徒事迹,并从他们的榜样中获益。但起初我并未知晓前方会有怎样的经历,也未曾预料将遇见如此多非凡的圣徒。透过他们的生命,基督的圣容变得清晰可触,相较他们为追随上主所付出的努力,我们自身的作为便显得微不足道——而这正是他们闪耀的榜样所教导我们的谦卑之道。

古往今来,无数英勇的圣徒在世间彰显天主的光辉,且这光辉从未熄灭!他们以坚韧的耐心与恒常的毅力追随上主,沿途的艰难困苦皆无法使他们退缩。借着这些圣徒,天主的羔羊在教会的苍穹之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见证。

依照传统日历,今日我们所纪念的这位伟大圣徒,便是其中的一盏明灯——海德薇希圣徒。她本是巴伐利亚的德国公主,十二岁时嫁与西里西亚的亨利公爵,二人共育有七个子女。然而,她的六个孩子与丈夫皆先她离世,其中最令她悲痛的,是原本要继承父位的儿子亨利——他在对抗蒙古人的战役中阵亡。据说,当人们将长子的遗体放在她膝上时,她这样祈祷:

“上主啊,我感谢祢赐予我这样一位儿子。他在世时始终深爱我、敬重我,从未让我有过丝毫不悦。尽管我满心渴望能再见他活着的模样,但我也满心欢喜——因他流尽鲜血,如今已与祢一同在天国里了,我的天主。”

海德薇希圣徒深受臣民爱戴,其慷慨之名广为人知。为了爱她的子民,她甚至特意学习了波兰语。她自身的生活与饮食极为简朴刻苦,对穿着破旧衣物也毫不在意。从诸多方面来看,她的生命与匈牙利的伊丽莎白圣徒(实为她的侄女)颇为相似。

据《海德薇希传奇》记载,她身边始终陪伴着十三位贫苦者,无论前往何处都会带上他们。每当抵达城堡或旅店,她总会先照料这些贫者的需求,不止一次将为自己准备的精美食物让给他们。正因如此,朝臣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与其在公爵的餐桌前用餐,不如跟着夫人像乞丐般进食。”

她为贫者服务的动力,源自对基督深切的爱。因此,爱德与慈悲善工填满了她的日常生活,而默观则是她爱德的源泉。她与丈夫一同在特雷布尼茨创办了一座修道院,院内收容了一百位修女,并照料着八百名贫困妇女。

她时常能对丈夫产生积极影响,其中有这样一段美好的事迹:

某次军事行动中,亨利公爵毫无正当理由便下令焚毁一个村庄。海德薇希含泪恳求他补偿受影响的村民。当公爵表示“重建房屋、归还被掠牲畜便已足够”时,她回应道:“我的主君啊,诚然,你能归还失去的财物,但你如何弥补因你而流下的眼泪?又如何偿还你所造成的深重苦难?”

尽管身处公爵夫人之位,丈夫仍允许她过着近乎严修会士般的生活。在结婚二十二年后,亨利与海德薇希共同宣发了守贞誓愿。

身为西里西亚人的主保圣人,海德薇希为民众所做的事工难以一一尽述。除了对贫者的爱,她还对司铎与修道人士怀有深切的敬意,并积极推动各类教会事业。

正如她的侄女伊丽莎白圣徒一样,要在严苛的、以天主为中心的生活与公爵宫廷的繁杂事务间找到平衡,并非易事。因此,她在过程中遭遇了诸多阻力,但凭借恒常的毅力,她最终克服了一切困难。

丈夫与儿子离世后,海德薇希带领修道院内所有修女逃往克罗森,并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岁月。1243年10月16日,年近七十的她与世长辞,安葬于修道院教堂内。人们很快便开始敬奉她,她的墓前也不断显发奇迹。仅仅二十四年后,克莱孟四世教宗便将她册封为圣徒。

传统《罗马弥撒经书》中,有一篇致敬她的祷文,精准地道出了她生命的核心,并邀请我们在当下全然委身于天主的爱:

“天主啊,祢曾教导可敬的海德薇希,使她彻底舍弃尘世的浮华,谦卑地追随祢的十字圣架。求祢借着她的功绩,并使我们效法她的榜样,学会轻视世间转瞬即逝的享乐,拥抱祢的十字圣架,战胜一切逆境。”

今日福音反思链接:https://cn.elijamission.net/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