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錄之 「保祿與巴拿巴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

下载PDF

宗徒大事錄13:14-16

[保祿與巴拿巴]離開培爾加,來到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ÄNtiok of p´sIDia)。安息日,他們走進會堂坐下。誦讀法律和先知書後,會堂長老打發人對他們說:「諸位兄弟!你們若有什麼訓勉百姓的話,請說吧!」於是保祿站起,示意(MOUschening)說:「以色列子民和你們敬畏天主的人,請聽!」

宗徒的傳教任務繼續進行。在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他們被邀請向安息日聚集在會堂的人講話,包括以色列人和其他敬畏天主的人。保祿借此機會,引領聽眾從以色列歷史和先知書,追溯到耶穌的來臨——祂實現了諸般應許,而保祿正是來宣報祂復活的奧蹟(宗13:17-41)。保祿講話後,《宗徒大事錄》繼續記載:

「會堂聚會解散後,許多猶太人和皈依猶太教的虔誠者,跟隨保祿和巴拿巴;二人對他們講話,勸勉他們恆守天主的恩寵。下一個安息日,幾乎全城的人都聚集來聽天主的話。但猶太人看見人群熙攘,就充滿嫉妒,反對保祿所說的話,並辱罵他。保祿和巴拿巴卻大膽地說:『天主的話原應先講給你們聽;但你們既然推開它,自斷不配得永生,看,我們轉向外邦人了!因為主曾這樣命令我們說:「我已立你作外邦人的光,為叫你將救恩帶到地極。」』外邦人聽了,就歡喜讚頌天主的話,凡被定為得永生的人都信從了。主的話遂傳遍整個地區。但猶太人煽動城中顯貴的虔誠婦女和首長,激起對保祿和巴拿巴的迫害,將他們驅逐出境外。他們就向這些人搖抖腳上的塵土,往依科尼雍去了。門徒們卻充滿喜樂和聖神。」(宗13:43-52)

傳教的豐碩成果再次引來某些猶太人的嫉妒。他們開始反對並侮辱宗徒。辱罵通常顯示惡神在發言者身上的影響。總體而言,對主的訊息的反對已帶有醜惡和惡意的性質:這往往不再是關於真理的爭辯,而是敵對猶太人的心中被邪惡情感所蠱惑。

保祿和巴拿巴意識到無法再觸動這些充滿敵意的猶太人,遂得出相應結論:「天主的話原應先講給你們聽;但你們既然推開它,自斷不配得永生,看,我們轉向外邦人了!」

將訊息限於猶太人的時刻已過。那些對主的訊息關閉心門的人,無法邁入永生之門,因為他們拒絕了天主賜予的恩寵。宗徒們不能再停留在向剛硬的心靈宣報救恩,他們憶起主的命令並親言宣告:「我已立你作外邦人的光,為叫你將救恩帶到地極。」

顯然,他們此時已明確應向外邦人傳教。而那些充滿敵意的猶太人,則須承擔不接受救恩訊息的後果。

這對我們這些願意傳遞信仰的人也是重要啟示:若我們曾設法勸服某些人相信信仰真理,或嘗試向他們傳報福音,而他們不願傾聽,此時就須轉向願意接受訊息的人。我們固然可繼續為前者祈禱獻祭,但若發現他們對真理閉塞心門,那麼不再浪費時間精力也是合理的。

許多外邦人聽聞自己也被定為得享救恩,就歡喜接受信仰。主的話遂傳遍全地區。

反之,敵對的猶太人毫不寬容(RÄSpit),他們利用影響力煽動城中權貴,於是又一場迫害爆發,宗徒被驅逐出該地。

此時,我們讀到門徒們「向那城搖抖腳上的塵土」,具體實踐了耶穌的教導:「誰若不接待你們,也不聽你們的話,你們離開那戶人家或那座城時,要把腳上的塵土搖下。我實在告訴你們:在審判的日子,索多瑪和哈摩辣地所受的,比那座城還容易忍受。」(瑪10:14-15)

這是主極嚴肅的警告,在此尤其針對那些封閉於福音訊息之外,並煽動他人同樣拒絕、從而阻擋他人接觸主的話的猶太人。

至於宗徒們,他們則滿懷喜樂與聖神,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