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望福音 14:1~14
“你们心里不要烦乱;你们要信赖天主,也要信赖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我去,原是为给你们预备地方;如不然,我早就告诉了你们。我去了,为你们预备了地方以后,我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为的是我在那里,你们也在那里。我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往那里去的路。”多默说:“主!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会知道那条路呢?”耶稣回答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必然认识我父;现在你们已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斐理伯对他说:“主!把父显示给我们,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耶稣回答说:“斐理伯!这么长久的时候,我和你们在一起,而你还不认识我吗?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你怎么说:把父显示给我们呢?你不信我在父内,父在我内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我自己讲的;而是住在我内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业。你们要相信我:我在父内,父也在我内;若不然,你们至少该因那些事业而相信。”
“我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并且还要作比这些更大的事业,因为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因我的名无论求父什么,我必要践行,为叫父在子身上获得光荣。你们若因我的名向我求什么,我必要践行。(若望福音 14:1~14)
主在回归天乡前对门徒们所说的话令人感到安慰。祂会为他们预备地方,并希望他们能与祂同在。天父派遣圣子来到世上,正是为引领我们回到祂身旁。祂希望永远与我们同在,并使我们摆脱一切与祂隔绝的邪恶。
耶稣是通往天父的道路。门徒多默尚未完全明白这一点,于是主再次用意义深远的话向他解释,这些话语表明了圣子在救赎工作中的地位:“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
在圣神的光照下,我们懂得了耶稣的独特性,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唯有经过祂才能到达天父那里。教会一直深知自己有责任作此见证,并从天主那里获得了力量,数个世纪以来始终不渝地宣讲这一真理。
然而,近来,有人试图淡化耶稣这些话语中的主张,甚至到了令人遗憾的地步,声称所有宗教都是通向天主的道路。这样的说法背离了福音的坚实基础以及教会的权威教义。此外,这种说法也与通过耶稣的受难、死亡和复活赐予我们的救赎逻辑相矛盾。在其他任何宗教中都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的领袖都是人,而不是成为人的天主子。这就是其他宗教不能为人们提供救赎之路的原因。即便在其中能发现一些智慧——正如教会所说,其中存在“圣言的种子”——但它们仍然充斥着错误,对天主的认知不足。
耶稣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的这一说法对犹太人同样适用,尽管毫无疑问,天主为默西亚的到来特别预备了他们,他们对祂的认知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如果我们不再向他们传扬耶稣是出自他们之中的默西亚,我们就违背了祂赋予我们的传教使命,也会对犹太人造成极大的不公,因为唯有天主子是世界的默西亚和救主,无论他们是否相信,是否拒绝真理。几天前,我们听到了耶稣的陈述:凡接待祂的,就是接待那派遣祂来的(即天父)(若 13:20),凡拒绝祂的,就是拒绝那派遣祂的(路 10:16)。这一真理在今天依然适用,因为真理永恒不变。
门徒斐理伯也没有完全明白耶稣与父的合一。于是主再次向他阐明:“谁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接着又问他:你不信我在父内,父在我内吗?
更向他保证:凡信我的,我所做的事业,他也要做,并且还要作比这些更大的事业,因为我往父那里去。
奉门徒们将奉耶稣之名行大神迹。他们无论求什么,只要奉祂的名求,主就必成就,好叫父因子得荣耀。
在耶稣受难前夕,祂再次用这些话语安慰坚固门徒,让他们在主完成使命之后仍能铭记于心。教会将这些话语保存下来,直到今日,仍指引着我们追随天主子,从而荣耀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