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竇福音 8:5-17
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前來到他跟前,求他說:“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裏,疼痛得很厲害。”耶穌對他說:“我去治好他。”百夫長答說:“主!我不堪當你到我捨下來,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因為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對另一個說:你來,他就來;我對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耶穌聽了,非常詫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裏一起坐席;本國的子民;反而被驅逐到外邊黑暗裏;那裏有哀號和切齒。”耶穌遂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吧!”僕人就在那時刻痊癒了.耶稣来到伯多禄家里,看见伯多禄的岳母躺着发烧,就摸了她的手,热症就从她身上退了。她便起来伺候他。到了晚上,人们给他送来了许多附魔的人,他一句话就驱逐了恶神;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这样,就应验了那藉依撒意亚先知所说的话:“他承受我们的脆弱,担荷了我们的疾病。”
“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主耶穌不願讓這樣的信心得不到回應,儘管百夫長不屬於以色列人,而耶穌知道自己首先被派往迷途的以色列羔羊那裏(參瑪15:24)。相反,以色列人對羅馬人佔領區的百夫長抱有敵意。然而,耶穌留意到這個人的心及非凡的信心。羅馬天主教會將百夫長的表白稍作修改後用在了禮儀當中,傳統儀式在領聖體之前甚至要重複三次。”主啊,我當不起你到我心裏來,只要你說出一句話,我的靈魂就能痊癒”。
百夫長的信心有什麼特別之處,值得耶穌在眾人面前稱讚?
首先,態度謙卑。他意識了自己與耶穌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完全沒有像羅馬人那樣驕傲地站在那裏,好像有權要求耶穌予以醫治。相反,他是為了他人,為他生病的僕人代禱。假設他這樣做不是出於自我利益,那麼他就是真的關心他的僕人。當然,在許多羅馬家庭中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奴隸只是財產,一旦不能再發揮作用就會被拋棄。百夫長因為僕人及他所處的嚴重痛苦而上路的事實表明,他報有不同的態度。
作為自己發出的命令必須被執行的百夫長,基於領導經驗,他能夠理解耶穌的權威和力量。因此,祂知道耶穌說出一句話會發生什麼,甚至沒有必要讓主親自到他家裏來……一句話就夠了。
的確,他的祈求得到了俯聽。”耶穌遂對百夫長說:“你回去,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吧!”僕人就在那時刻痊癒了。
這是真正的信仰典範,它的基礎是謙卑、對他人愛的關注並堅定地相信天主的治癒!
百夫長的例子之所以重要,還有一個原因。在這一事件的背景下,耶穌對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做了一個重要聲明。”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我給你們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國裏一起坐席;本國的子民;反而被驅逐到外邊黑暗裏;那裏有哀號和切齒。”
這位百夫長是外邦人皈依的一個標誌。
事實上,通過對聖子的信心,天主賜予人直接接觸祂的機會。主的資訊並止步於以色列的迷途羔羊,還延伸到全人類——都受邀請進入天父的家園。
我們在這段經文的最後,看到耶穌再次為被附魔的人及病人服務。所有信任祂而來到祂面前的人都能經歷到祂愛的幫助。另一方面,折磨人的邪魔也被祂的話驅趕出去。
羅馬百夫長的例子邀請我們求主賜予堅強的信心,並藉著信心轉向主,特別還要為他人代禱。今天的福音也勸勉我們,要踐行託付給我們的醫治與解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