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12:32-48
“你们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为你们的父喜欢把天国赐给你们。要变卖你们所有的来施舍,为你们自己备下经久不朽的钱囊,在天上备下取用不尽的宝藏;那里盗贼不能走近,蠹虫也不能损坏,因为你们的宝藏在那里,你们的心也必在那里。”
“要把你们的腰束起,把灯点着;应当如同那些等候自己的主人,由婚筵回来的人,为的是主人来到,一敲门,立刻就给他开门。主人来到时,遇见醒寤着的那些仆人,是有福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束上腰,请他们坐席,自己前来伺候他们。他二更来也罢,三更来也罢,若遇见这样,那些人才是有福的。你们应该明白这一点:如果家主知道盗贼何时要来,决不容自己的房屋被挖穿。你们也应当准备,因为在你们不料想的时辰,人子就来了。”
伯多禄说:“主,你讲的这个比喻,是为我们呢,还是为众人?”主说:“究竟谁是那忠信及精明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自己的家仆,按时配给食粮?主人来时,看见他如此行事,那仆人才是有福的。我实话告诉你们:主人必要委派他,管理自己的一切财产。如果那个仆人心里说:我主人必然迟来;他便开始拷打仆婢,也吃也喝也醉酒。在他不期待的日子,不知觉的时刻,那仆人的主人要来,必要铲除他,使他与不信者遭受同样的命运。那知道主人的旨意,而偏不准备,或竟不奉行他旨意的仆人,必然要多受拷打;那不知道而做了应受拷打之事的,要少受拷打。给谁的多,向谁要的也多;交托谁的多,向谁索取的也格外多。
耶稣今天谈到一个小小的羊群,它们不应害怕。
面对如今遍布全球的天主教会,起初这似乎显得有些奇怪。但请记住教宗本笃十六世的话,他曾说未来教会会更小,是一个“小小的牧群”。
当我们想到天主教徒数量众多时,这怎么可能呢?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看看下文,就会更清楚为什么是“小小的牧群”。
这个小小的羊群坚定地追随主,与世俗的财物保持距离,甚至完全舍弃,把钱财分给穷人。
我们天主教徒是这样生活的吗?
我们的心属于谁?我们的心是否毫无保留地归向我们的主?
从主的这些提示中,我们能察觉到“小小的牧群”所具备的标准。如果我们继续研读经文,会看得更清楚。
这小小的羊群是坚定的信徒,他们首先寻求天主。只有这种态度,才能让我们真正等待主、寻找主!这是一种充满爱意的专注态度,就像新娘等待新郎一样。
如果我们铭记这最后的画面,就会很快发现,这种与主之间的内心契合往往是缺失的。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与这个世界有着更紧密的联系,缺乏与它的距离感,过于专注于尘世的事务,而这些事务很容易就占据我们的全部心神!
或者想想那个比喻:我们应束上腰,点亮灯。这听起来像一场战争,或者至少是当主召唤我们时,我们有投身其中的意愿。
又或者,若是我们察觉到有贼要来偷窃我们,就会时刻警惕。我们全身的一切都准备好防备贼。
耶稣给我们这些比喻,是为了告诉我们应当如何生活。效法基督,不能满足于对福音教义的一般性积极态度,也不能只满足于认同基督教文化。它呼吁我们痛悔补赎,放弃虚假的安全感,全心归向天主,为他人服务。
主希望看到我们在天主的国里积极行动、持之以恒,因为我们不知道他再来的时刻,也不知道自己离世的时刻。这些不同比喻中所蕴含的积极契合,是圣神在我们内的工作,它使我们留意天主。圣神教导我们不要虚度光阴。这并非一种紧张恐惧、担心自己做错事的状态,因为那样会使我们的信仰失去吸引力!不,这是新娘对新郎充满爱意的专注,始终寻找他,并为了他而做一切事。如果你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会回答:“因为我爱我的新郎。”
主所期望的,正是我们对他怀有这样的态度:以充满爱意的警醒,去明白他的旨意。要这样生活,我们就不能不必要地纠缠于这个世界。尘世的事物不应排在首位,以致模糊了我们望向天主的视线。对主的信仰并非附加在我们生活之上的东西,信仰本身就是我们的生活。就像新娘不仅爱她的新郎,新郎更是她尘世之爱的中心。同样,主也希望成为我们爱的中心。
当我们忙于遵行他的旨意时,主也会眷顾我们。那时,我们或许也能盼望自己属于他的“小小的羊群”,他会一直引领这羊群到丰美的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