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洗者若翰诞辰 ——洗者若翰的使命

下载PDF

依撒依亚49:1-6

诸岛屿,请听我!远方的人民,请静听!上主由母腹中就召叫了我,自母胎中就给我起了名字。他使我的口好似利剑,将我掩护在他的手荫下,使我像一支磨光的箭,将我隐藏在他的箭囊中。 他对我说:你是我的仆人,是我骄矜的“以色列”。 但是我说:“我白白勤劳了,我枉费了气力而毫无益处;但是我的权利是在上主那里,我的报酬在我的天主面前。”我在上主眼中是光荣的,天主是我的力量。那由母胎形成我作他的仆人,将雅各伯领回到他前,并把以色列聚在他前的上主,如今说:“你作我的仆人,复兴雅各伯支派,领回以色列遗留下的人,还是小事,我更要使你作万民的光明,使我的救恩达于地极。”

教會從舊約中選擇了這段經文作為洗者若翰的誕生紀念,這段話確實非常適用於 “基督降臨的先驅”——我們的東正教弟兄們這樣稱呼他。

我們知道,洗者若翰是偉大的先知和克修主義者,他為主耶穌的到來做準備,勸誡人們改變信仰。耶穌所說“我告訴你們,婦女所生的,沒有一個比若翰更大”(路:28),指的是施洗者的使命。

從這個角度廚房,我們就能理解從母腹受召的若翰的專注, “從母胎而來的使命 “使我們能夠領悟天主行動中的一個奧秘。若翰受命帶領人回歸天主,”恢復雅各的支派,使以色列的遺民皈依”。

領受了這樣高的呼召的人不能逃避。從邏輯上講,並不是天主強迫人承擔使命,然而,這使命就在他身上。無論他做什麼,無論他去到哪里,他的使命——也就是他最深的決心——將伴隨他。他可能會試圖對抗,可能會回避,可能會只把力量 “用在風中”,但,使命依舊。使命以外的任何方式都會在他內產生空虛感,有一些東西沒有得到滿足,有一種錯過了什麼的感受。

也許我們也可以把這一點應用於每個人普遍層面上的使命,即榮耀造物主,依照祂的旨意生活。只有這樣,人才能活得充實。在這個意義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巨大的恩寵,同時也是巨大的責任……

施洗者被賦予了如此光榮的使命:這使命需要他整個的生命!這就是施洗者!把人帶回天主身邊是一項最光榮的任務,只有在與天主的交流中,人的真正生命才能展開。但,這種回歸不僅對個人及他或她的永恆救贖重要,並且,當人有真正的信仰,在精神和真理中敬拜天主,天主就將受光榮。不幸的是,當下的我們常常忽略了這一曾面,人們在輕易斷言,人人都能在自己的宗教中獲得幸福。甚至有人得出荒謬的結論:現在,印度人只需關心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印度人,穆斯林只需關心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穆斯林,猶太人只需關心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猶太人,等等。關於猶太人,有人說,應該尊重他們,讓他們走自己的路。有人說,作為選民,他們有一條通往天主的 “平行道路”,而不需要認識基督。這樣的觀點與福音的真理相去甚遠!

對此,洗者若翰會怎麼說?

我想,他會同意迪特裏希-馮-希爾德布蘭(Dietrich von Hildebrand)的觀點:真正的信仰包含了榮耀天主的無限價值,通過聖化的恩寵和所有聖事,讓我們能夠與天主交流。

因此,教會的使命是向所有人宣揚福音。如果教會不再這樣做,就會面臨失去使命,淪為單純的人道主義宗教的風險,失去與厄利亞、洗者若翰這樣的先知的內在聯繫,丟失與天主的關係,並因此越來越多地暴露在其他力量面前。

教會的真實使命——毫無保留地將福音傳給所有民族——也是每個基督徒的使命。因此,我們必須祈求洗者若翰與天主助佑我們充分履行使命,燃燒愛,好使天主得到更大的榮耀,使靈魂得到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