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8:1-11
耶稣上了橄榄山。清晨他又来到圣殿,众百姓都到他跟前来,他便坐下教训他们。那时,经师和法利塞人带来了一个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妇人,叫她站在中间,便向耶稣说:“师傅!这妇人是正在犯奸淫时被捉住的,在法律上,梅瑟命令我们该用石头砸死这样的妇人;可是,你说什么呢?”他们说这话,是要试探耶稣,好能控告他;耶稣却弯下身去,用指头在地上画字。因为他们不断地追问,他便直起身来,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罢!”他又弯下身去,在地上写字。他们一听这话,就从年老的开始到年幼的,一个一个地都溜走了,只留下耶稣一人和站在那里的妇人。耶稣遂直起身来向她说:“妇人!他们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没有人。”耶稣向她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今以后,不要再犯罪了!”
众百姓人都来听耶稣讲道。他们注意到祂说话具有权柄,祂的话触动了他们的灵魂。确实,凡尝到美食的,必愿多食;那以言语为灵粮,能叫百姓吃得更好的那一位呢?他们就来到祂跟前。
经师和法利赛人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们急切地收集控告耶稣的证据。看来,他们已经到了想要利用耶稣的言行来反对祂的地步。他们以淫妇和梅瑟律法来质问耶稣。梅瑟律法叫人用石头打死淫妇,他们以这话试探耶稣。
然而,耶稣无疑知道他们的意图,没有回答他们,而是“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满足,继续坚持要耶稣回答他们。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的、就可以先向那女子投石。”这句话、永远在领受天主子教训的人心里回响。
耶稣的回答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他们无法再问,因为耶稣已经完全改变了情况。他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不是没有过错的,没有一个人敢向那妇人扔第一块石头。他们保持沉默,正如福音告诉我们的那样,就从年老的开始到年幼的,一个一个地都溜走了”。
,“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们是感到了尴尬?是在在思考事情的转变?或者他们疑惑这人到底是谁?祂的回答使他们失去了进一步控告他的机会?我们不知道他们中是否至少有一人被转变了。但是这经历似乎并没有改变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态度,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最后对耶稣做了什么。
如果不关闭自己的心灵,这几句话对我们的未来是何等的教训?对救主的心又是何等深刻的洞察!天主子来,不是要刑罚罪人,而是要拯救失丧的人。今天的福音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耶稣问那单独和祂在一起的妇人,有没有人定她的罪。她说没有,耶稣告诉她祂也不定她的罪。
区分罪和罪人至关重要。罪就是罪,耶稣绝不会轻视最的严重性,因为那将是灾难性的。罪仍然是人类最大的不幸,罪使人与天主分离,使人的生命变得阴暗,像癌细胞一样吞噬人。人类必须从邪恶中被拯救出来,为了这一目的,耶稣将在髑髅地献出自己的生命。主关心灵魂的拯救、医治和解放:“我来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若47)。祂也想在那些跟随祂、作祂门徒的人身上发现这种态度。他们应该用耶稣的眼睛和心去看人。不拿石头扔他们,却要领他们到能救他们的那一位那里去。
耶稣对这妇人表现出极大的怜悯。“不要再犯罪”的告诫是这怜悯的一部分。忽略这一警告则将是虚假的怜悯,因为她的治愈和解放不仅意味着她没有被定罪并获得宽恕,且还意味着她自己不会再次因罪与天主和近人分离,亦不会伤害自己。
这一番劝诫同样必须成为今天福传的一部分。召罪人悔改,向他们宣讲天主的慈悲,是教会的使命。这个问题在当下的紧迫性丝毫不亚于耶稣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