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竇福音 二十一,33-43.45-46
“你們再聽一個比喻吧!從前有一個家主,培植了一個葡萄園,周圍圍上籬笆,園內掘了一個榨酒池,築了一個守望臺,把它租給園戶,就離開了本國。快到收果子的時節,他打發僕人到園戶那裏去收果子。園戶拿住了僕人,將一個鞭打了,將一個殺了,將另一個用石頭砸死了。他再打發一些僕人去,人數比以前還多;園戶也一樣對待了他們,最後他打發自己的兒子到他們那裏去,說:他們會敬重我的兒子。但園戶一看見是兒子,就彼此說:這是繼承人;來!我們殺掉他,我們就能得到他的產業。於是他們拿住他,把他推到園外殺了。那麼,當葡萄園的主人來時,他要怎樣處置那些園戶呢?”他們回答說:“要兇惡地消滅那些兇惡的人,把葡萄園另租給按時給他繳納出產的園戶。”耶穌對他們說:“‘匠人棄而不用的石頭,反而成了屋角的基石;那是上主的所行所為,在我們眼中,神妙莫測’的這句經文,你們沒有讀過嗎?為此,我對你們說:天主的國,必由你們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子的外邦人。司祭長和法利塞人聽了他的這些比喻,覺出他是指著他們說的,就想逮住他;但害怕民眾,因為他們以耶穌為一位先知。”
我們都知道,主在這個比喻中談論的是自己。那麼,祂為什麼要用比喻的方式來讓人理解祂呢?
一方面,這種方式可以讓聽者“保全面子”,儘管隨著敘述的推進,越來越明顯,祂指的就是他們——司祭長和法利賽人,一如我們在今天福音的結尾所讀到的。
例如,在亞洲,人們習慣講故事,讓人不“丟面子”,即不失名譽和榮譽,在亞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公共領域。
這種交流方式的優點在於,聽者不會感受到直接的指責與暴露,因此不必立即作出反自衛反應,而是能間接地予以理解、比較,然後再將其應用到自己身上。
另一個優點在於,講故事的方式能夠讓聽者得出客觀的結論,而不會立即暗示自己,因此,更易於形成更客觀的判斷。
無論如何,主選擇用比喻,一定有祂明智的動機,好向當時的宗教權威(經師和法利賽人)表明,他們將要做的正是他們的祖先曾對先知做過的。在今天這比喻之前,主已經通過另一個比喻告訴這些人,稅吏和娼妓都相信洗者約翰,但他們這些人卻不悔改,也不相信(瑪21:28-32)。
看到耶穌說話的方式方法,我們也受邀一次次求問聖神,在不同的情況下,什麼是最好的說話方式,即使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或者根據具體情況,使用什麼詞最合適?
在比喻的最後,主作了一則非常重要的陳述:“天主的國,必由你們中奪去,而交給結果子的外邦人。”
這是否意味著以色列人被天主拋棄了,如他們在基督教世界經常受到的誤解般不幸?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與聖保祿在《羅馬書》中所說的話背道而馳:“因為天主的恩賜和召選是決不會撤回的。”(羅11:29)。
可以肯定的是,直到今天,以色列作為一個整體,還不相信默西亞,並且一直很固執。但是,這種固執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因為聖保祿向我們保證:“就是只有一部分是執迷不悟的,直到外邦人全數進入天國為止。那時,全以色列也必獲救。”(羅11:25-26)
以色列皈信天主的偉大事件還未到來,但我們可以祈禱,可以給予猶太人好的見證,見證天主在祂聖子內所彰顯的愛。
沒有令人慰藉的確定,即他們祖先的天主已差遣聖子來救贖世界(參若3:16),多少世紀以來,以色列的孩子們經歷的是漫長而又痛苦的路程。
天主憐憫祂的子民,要用祂聖子的寶血洗淨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一切過失。對以色列人、對普世萬民都是如此。
耶穌時代的民眾首領的盲目,為整個以色列蒙上了陰影。他們沒有讓人們更容易地去辨認出默西亞,反而讓他們更難以認出他。
以色列民在痛苦的歷程中再次擁有了土地,願他們也能回歸天父心中的家園,天父的心藉著聖子為全人類打開!願主挪走他們眼中的邪惡,好使他們能認出萬民默西亞的光榮!那時,陰影會消失,我們可以期待,當以色列人覺醒到生命的圓滿時,巨大的恩寵將降臨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