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特朗大殿庆日 今天救恩臨到了這一家

下载PDF

在深入讲述这位真福者的生平之前,我们先简要介绍她所属的“贝居安会”(Beguines)——这个团体在13至1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贝居安会成员均为虔诚女性,或为未婚,或为寡妇,她们共同生活并践行灵修生活。与正规修会不同,贝居安会成员保留个人财产,仅发暂时性顺服誓愿,且每年重新宣发;因此,这些女性可随时重返世俗生活。她们会推选一位“院长”管理会院,任期一至两年。尽管部分成员为团体带来了财富,但贝居安会成员仍亲手劳作谋生,过着简朴、清贫的生活。贝居安会院起源于佛兰德斯(今比利时境内),后遍及西欧,此外也存在“巡回贝居安女”(itinerant Beguines)。部分会院采用圣方济各第三会或圣多明我第三会的会规。

贝居安会与神职人员的冲突日渐加剧,因许多神职人员无法理解她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紧张关系最终传至罗马,德国的主教们成功促使教廷谴责贝居安会;此后,贝居安会甚至遭到迫害与取缔。如今,仅佛兰德斯地区仍留存少数贝居安会院。

尽管历经迫害,贝居安会仍孕育出多位圣人。今天,我们要纪念一位在她们之中生活、且常遭受邪灵攻击的真福者。

施托梅伦的真福克莉丝汀于13世纪出生在科隆附近。13岁时,她请求加入一所贝居安会院,在那里过着极为刻苦的苦修生活。自幼时起,她便经历神秘现象,如神魂超拔——在此状态中,她全然沉浸于基督的受难之中。

她曾遭受魔鬼的强烈诱惑:魔鬼因她在灵修生活中展现的热忱而假意奉承,试图说服她若自杀,便能迅速升入天堂。自此,年轻的克莉丝汀多次受到自杀诱惑,魔鬼诱使她投井,或在放血治疗后扯掉绷带。邪灵不断骚扰她,逼迫她即刻行动。但克莉丝汀坚守信念,认定这种死亡方式是罪过,最终成功战胜了诱惑。

像克莉丝汀这样圣洁的人,竟需用六个月时间对抗如此明显的诱惑与谎言,这似乎令人费解。自杀诱惑往往源于“无法再承受生活”的想法——当重担过于沉重,人会在绝望中认为自杀能让人解脱。而“因渴望早日升天堂而产生自杀诱惑”的情况并不常见,仅在某些持有错误宗教观念的教派中可能出现。

在克莉丝汀的案例中,自杀诱惑利用了她对天主的渴望。当魔鬼攻击人的理智与情感时,即便是年轻克莉丝汀这样纯洁的人,也可能面临如此荒谬的提议。此外,我们必须始终铭记:圣人们为了他人的灵魂得救,也会承受这样的诱惑。

上主坚固了她,克莉丝汀也尽全力抗争。因此,我们可祈求她帮助那些被严重诱惑困扰的人——这类诱惑如今已成为一大祸患。在某些国家,“协助自杀”(安乐死,euthanasia)甚至被包装成社会认可的“了结生命的选择”。其目的是消除人对死亡自然且健康的敬畏,将其扭曲为看似仁慈的“善举”。退去吧,撒旦!(Vade retro, Satana!)

回到克莉丝汀的故事:她所受的诱惑并未停止。魔鬼企图诱使她进一步加剧本已严苛的补赎生活,提议她用荆棘折磨身体。此次,魔鬼化身为与她有特殊灵修联结的圣巴尔多禄茂(St. Bartholomew)。但天主圣神警示克莉丝汀,不可在苦修中逾越分寸。她再次拒绝了魔鬼的阴险攻击,但在此之前,她已听闻魔鬼的指控与威胁——声称她会因不顺从而被杀死,最终坠入地狱。克莉丝汀给出了决定性的回应,迫使魔鬼暂时退去:“若不是从上主那里得来的权柄,你对我毫无能力。你不能取走我的性命,因为天主与我同在。”

后来,魔鬼仍持续折磨她,试图阻止她领受圣体。它化身为蛇或蟾蜍现身,还在她进食时百般滋扰。四旬期期间,当她默想上主的苦难时,魔鬼竟谎称这一切都非真实;它还试图唤醒她对世俗正常生活的渴望,向她展示幸福的家庭景象,说服她“这样的生活远比修道院中的困苦生活美好”。魔鬼甚至宣称“婚姻自起初便由天主设立”,而“过独身生活的人都是受了欺骗,属于异端”。克莉丝汀再次抵抗,魔鬼便威胁要散布关于她的恶意谣言。

这位真福者击退了无数次其他诱惑,直到邪灵最终不再骚扰她。此后,她得以在平安中继续灵修生活,又度过了24年。

我希望分享她生平的这一简要概述——更确切地说,是她的灵修抗争历程——因为我渴望以施托梅伦的真福克莉丝汀为同盟,对抗黑暗势力;同时,我也希望鼓励大家依靠基督的力量参与这场战斗。我们对天主的深切敬礼可能激起魔鬼的愤怒,它会试图诱使我们偏离成圣的道路。但天主必坚固我们,阻挡这些邪灵。如此,我们便能协助扩展天主的王国(Kingdom of God)。

施托梅伦的真福克莉丝汀,为我们祈祷吧,求你使我们能辨识并拒绝魔鬼的阴险攻击。退去吧,撒旦!(Vade retro, Sata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