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伯書 1:19-27
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知道:每人都該敏於聽教,遲於發言,遲於動怒,因為人的忿怒,並不成全天主的正義。因此,你們要脫去一切不潔和種種惡習,而以柔順之心,接受那種在你們心裏,而能救你們靈魂的聖言。不過,你們應按這聖*言來實行,不要只聽,自己欺騙自己;因為誰若只聽聖言而不去實行,他就像一個人,對著鏡子照自己生來的面貌,照完以後,就離去,遂即忘卻了自己是什麼樣子。至於那細察賜予自由的完美法律,而又保持不變,不隨聽隨忘,卻實際力行的,這人因他的作為必是有福的。
誰若自以為虔誠,卻不箝制自己的唇舌,反而欺騙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便是虛假的。在天主父前,純正無瑕的虔誠,就是看顧患難中的孤兒和寡婦,保持自己不受世俗玷污。
我們對宗徒的建議感激不盡,宗徒告訴我們怎樣去實現正確的屬靈生活。遵循這些建議非常重要,如果不能付諸實踐,靈性又如何成長?
教會現今的狀況讓人擔心的並不是智慧的缺乏,而是深刻的靈修生活的缺乏,在面對世俗誘惑、肉欲與魔鬼時被削弱。
細讀這段經*文,我們能找到一些促進靈修的清晰指示,今天默想其中之一:
“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要知道:每人都該敏於聽教,遲於發言”
當然,這意味著只敏銳地傾聽有價值的內容,且又負責任地預選。關閉耳朵,拒絕俗世內部或外部的喋喋不休,是正確的靈修之路上的基本訓練之一。
天主總是直接或間接地與我們交流,傾聽——或者更確切地說,專注的傾聽——必須以祂的聲音為導向。德語有一個奇妙的辭彙“Lauschen”,意為對來自天主的一切、與祂同在道路上為我們有益的一切,報以強烈的內在關注。
傾聽時,要保持警醒,另一方面,言語不應只表達自己,而更應充分反映聖神、被聖神充滿。對人講話前需加以審視:是否客觀、是否有怨恨、憤怒與報復?是令人振奮還是有害,是令人清晰還是令人困惑?
應該留意到,我們的言語往往沒有充滿愛。聖神必須從內在改變我們,好叫我們以潔淨的心靈發出良善的言語。那些沖口而出的快言快語往往揭示出內心仍有待淨化。因此,在將言語傳遞給外部世界及他人前,應審視內心,努力克服一切不良傾向。這就是宗徒告誡我們當“箝制唇舌”的原因,首先經過“愛與真理”的淨化,言語才能得到充分的表達。
再補充一個方面。如果急於發言而聆聽不足,則很難客觀地引導對話。危險在於讓自己成為消極的主導,把對話引向自己,但卻缺乏清晰的思路。
敏於聆聽而遲於發言能影響我們整個人,這樣的靈修練習教導我們約束自己。事實上,接下來宗徒還勸誡我們遲於發怒,可我們的唇舌是多麼容易躁動,不該說的話從嘴裏溜出來多麼容易!
控制言語與憤怒的目的並不是要壓制,好像憤怒、輕率甚至不友善的言語並不存在於我們內。要克服它們!我們必須現實地去意識負面情緒,一旦發現負面情緒,則必須通過內在祈禱加以控制,以聖神的祈禱去戰勝她。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簡單地放任衝動,任其失序,衝動會支配我們,亦會支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