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安德肋瞻禮 從未聽到他:又怎能信他呢?

下载PDF

羅馬人書 10:9-18

弟兄們:如果你口裏承認耶穌為主,心裏相信天主使他從死者中復活起來了,你便可獲得救恩,因為心裏相信,可使人成義;口裏承認,可使人獲得救恩。經上又說:“凡相信他的人,不致於蒙羞。”其實,並沒有猶太人與希臘人的區別,因為眾人都有同一的主,他對一切呼號他的人都是富有慈惠的。的確,“凡呼號上主名號的人,必然獲救。”
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樣呼號他呢?從未聽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沒有宣講者,又怎能聽到呢?若沒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講呢?正如所記載的:“傳佈福音者的腳步是多麼美麗啊!”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服從了福音。依撒意亞曾說過:“上主,有誰相信了我們的報導呢?”所以信仰是出於報導,報導是出於基督的命令。但我要問:難道他們沒有聽過嗎?一定聽過了。“他們的聲音傳遍普世,他們的言語達於地極。” Read More

數、量與瓜分

下载PDF

5:1-6.13-14.16-17.23-28

 貝耳沙匝王為大員千人擺設了盛筵,並與千人宴飲。 貝耳沙匝乘著酒興,命人將他父親拿步高從耶路撒冷殿中劫掠的金銀器皿取來,給君王和他的大員並自己的妻妾用來飲酒。於是人把從耶路撒冷天主殿宇聖所內劫掠的金銀器皿取來,給君王和他的大員並妻妾用來飲酒;大家一面飲酒,一面讚揚自己用金、銀、銅、鐵、木、石制的神像。

正在此時,忽然出現了一個人的手指,在燈檯後面王宮的粉牆上寫字,君王也看見了那寫字的手掌。當時君王的面色立即改變,心意煩亂,兩腰關節鬆弛,兩膝互相碰擊,於是達尼爾被引到王前,王問達尼爾說:“你就是我父王昔日由猶大擄來的猶大俘虜中的達尼爾嗎?我聽說你有神的精神,具有真知灼見,和卓越的智慧。我聽說你能解疑釋難,現在你若能念這些文字,給我說明其中的意義,你就要身披絳袍,帶上金項鏈,位居全國第三。”達尼爾回答君王說:“你的禮物仍歸你所有,你的酬報可賞給他人,至於我,我仍要給大王念這些文字,使大王得知其中的含義。自高自大,抵抗上天的大主,命人將他殿宇的器皿給你拿來,供你和你的大臣並你的妻妾用來飲酒,並且你讚美那些不能看,不能聽,不能知的金、銀、銅、鐵、木、石制的神像,卻不知尊崇那掌握你的氣息,註定你一切命途的天主。為此,他使一只手掌出現,寫了這些字。寫出來的這些字是:‘默乃,默乃;特刻耳,培勒斯。’ 這些字的含義是:‘默乃’:天主數了你的國祚,使它完結;‘特刻耳’:你在天秤上被衡量了,不夠分量;‘培勒斯’:你的國被瓜分了,給了瑪待人和波斯人。

Read More

剛毅的美德(四)

下载PDF

我們在昨天的默想中提到,聖十字若望曾說,人如果決心更堅定地跟隨基督,魔鬼就會試圖灌輸恐懼,分散人的專注力,用各種方式行引誘,阻止人邁出決定性的一步。障礙往往來自那些與自己親近,但還沒有下定決心完全跟隨主、亦不明白這條路的人。他們甚至可能是虔誠的人,但與主的關係不夠深,無法理解天主與祂所召叫的靈魂之間的奧秘。因此,這些人可能會覺得他們必須阻止甚至警告朋友不要踏上更堅定的道路。

天主允許這樣的試探,好叫靈魂更堅定地回應祂的呼召。在這種情況下,人必須表現出勇氣和剛毅,因為那些試圖行阻止的人可能是自己尊敬與愛的人。為了主的緣故去抵擋他們,靈魂就會堅強起來,為前行的道路做好準備。在這裏,我指基督徒的普遍使命,尤其指必須拋下一切追隨基督的宗教使命。 Read More

剛毅的美德(三)

下载PDF

在閱讀瑪加伯書時,我們默想了以色列兒女的剛毅美德,我也指出,世上的基督徒見證人需要這種美德,在極端情況下,這種美德可以達到殉道的程度。即使生性懦弱,也不應氣餒,剛毅的美德是可以培養的。初學生布蘭奇·德拉福斯(Blanche de la Force)的故事【格圖德·馮·勒·福特(Gertud von Le Fort)的小說《斷頭臺上的最後一位》(The Last One at The Scaffold)中的人物】能夠鼓勵驚恐的人,告訴他們自己也能夠做出英雄行為。

Read More

基督君王節

下载PDF

瑪竇福音2531-46

 那時候,耶穌對門徒說:“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眾天使一同降來時,那時,他要坐在光榮的寶座上;一切民族,都要聚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彼此分開,如同牧人分開綿羊和山羊一樣:把綿羊放在自己的右邊,山羊在左邊。

“那時,君王要對那些在他右邊的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吧!承受自創世以來,給你們預備了的國度吧!因為我餓了,你們給了我吃的;我渴了,你們給了我喝的;我作客,你們收留了我;我赤身露體,你們給了我穿的;我患病,你們看顧了我;我在監裏,你們來探望過我。

Read More

剛毅的美德(二)

下载PDF

剛毅是四種基本美德之一,也是戰士的基本裝備之一。在最艱苦的戰鬥中,缺乏剛毅的戰士是不可信賴的,因為他會被恐懼掌控,讓所有同伴陷入危險。

對物理戰爭的思考,這樣的結論很容易得出。然而,從肉體的戰爭是我們靈性戰鬥的反映。聖保祿在厄弗所書第六章中告訴我們,我們的爭戰“是對抗率領者,對抗掌權者,對抗這黑暗世界的霸主,對抗天界裏邪惡的鬼神”。

在這場戰爭中,我們必須在許多層面上進行戰鬥。天主並沒有豁免我們盡責,每個人都要按自己的方式,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以剛毅的美德,學會克服所有懦弱與恐懼,這樣才不會阻止自己去做天主所要求的事。 Read More

剛毅的美德(一)

下载PDF

最近幾天的讀經給予了我們信德、忠貞與剛毅的深刻榜樣,讓我決定將一些默想獻給剛毅這一基本美德。在動盪的時代,為能抵禦擋在我們面前的各種誘惑,尋求並踐行這一美德尤為重要。與我們在末世讀經中知遇的人物告訴我們,聽從並信靠天主高於一切世俗價值,在天主的助佑下,甚至能獲得克服恐懼的可能。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剛毅並不意味著沒有恐懼,亦不是那些無所畏懼的英雄故事所傳達給我們的理想化的勇氣。即使一個膽怯的人,也能夠藉著恩寵而堅強勇敢,因為天主使他們有能力做到。然而,就人而言,剛毅的美德則必須經由自我錘煉去獲得。這並不是說,我們能夠輕易免去對克服恐懼的尋求,相反,我們需要具體的行動,讓恐懼不能麻痹我們,阻止我們去做天主所託付的事情。

Read More

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

下载PDF

瑪加伯書上 2:15-29

那時候,君王派來強迫人民背教的官吏,也來到了摩丁城,勒令人民祭神。有些以色列人附和了,但瑪塔提雅和他的兒子卻一致反抗;君王的官吏對瑪塔提雅說:“你是這城的首領,有面子又有勢力,還受兒子和兄弟們的擁護。如今,請你首先前來遵行君王的諭令,如同各國的人、猶太居民以及留在耶路撒冷的人所作的一般;這樣,你和你的兒子就算是君王的朋友,你和你的兒子可以榮獲金銀和各種恩賜。”瑪塔提雅高聲回答說:“即使所有在王國中的人民都聽從他,背棄了自己祖先的宗教,服從君王的命令,我和我的兒子以及我的弟兄,仍然要遵守我們祖先的盟約,決不背棄法律和教規,決不聽從君王的諭令,而背離我們的教規,或偏左或偏右。”他剛說完了這些話,正有一個猶太人前來,當眾在摩丁的祭壇上祭神,全照君王的諭令。瑪塔提雅一見,激起了怒火,五內俱焚,要照法律發洩義怒,於是沖上前去,把那人殺死在祭壇上。他同時也把迫令人民獻祭的官吏殺了,並把祭壇拆毀。他對於法律這樣熱誠,完全像丕乃哈斯對撒路的兒子齊默黎所作的一樣。於是瑪塔提雅在城內高聲喊說:“凡熱心法律,擁護盟約的,請跟我來!”接著,他和他的兒子把所有的家產都留在城裏,逃到山中去了。那時,有許多擁護正義正道的人,也都逃到曠野裏去居住。 Read More

驚人的勇敢

下载PDF

瑪加伯書下 7:1,20-31

那時,有兄弟七人與他們的母親一同被捕,國王命人用鞭子和牛筋痛打他們,強迫他們吃法律禁止的豬肉。
最值得光榮記念的,還是他們的母親。她在一日之內親眼見到七個兒子死去,還能欣然ren受,因為她全心寄望於上主。她心中充滿高尚的情緒,以大丈夫的氣概奮發起女性孱弱的心靈,用本國的話,一一鼓勵他們說:“我不知你們怎樣出現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給了你們靈魂與生命,也不是我構成了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世界的創造者,既然形成了人的誕生,賜予萬物起源,也必會仁慈地把靈魂和生命償還給你們,因為你們現在為了愛護他的法律而舍生致命。” Read More

忠信至死

下载PDF

加伯書下 6:18-31

厄肋阿匝爾是一位傑出的經師,又是年已古稀,儀錶莊嚴的人。有人用力拉開了他的口,強迫他吃豬肉;但他寧願光榮捨命,不願受辱而偷生,遂自動走上刑架,且把肉吐出。其實,凡決意拒絕吃違法食物的人都該如此,雖死不辭。那些監督這違法祭餐的人,因為與他有多年的交情,便把他叫到一邊,再三勸他帶著自己預備而合法可吃的肉,假裝吃國王命令的祭肉;如此就可免一死,而且因他與他們多年的交情,還可獲得優待。但他立即作了一豪爽的決斷,這決斷相稱他的高齡和聲望,相稱他因積勞而生的白髮,和自幼至今的善行,更符合天主所立的神聖法律。
因此他說明自己的意見,告訴人快把他送到陰府裏去,說:“像我這樣年齡的人,決不宜作偽,免得許多青年,想年高九十的厄肋阿匝爾也接受了外教禮俗,因我的作偽和貪戀殘生,而誤入歧途;如此,不免在我的高齡上塗上一層污點和恥辱!況且,即使目前我能逃避人的刑罰;可是,或生或死,我總逃不出全能者的手。所以現在,我若是勇敢舍生,我不愧有此高齡,因為我已給青年留下了一個高尚的榜樣,為了可敬的神聖法律,甘心慷慨犧牲。”說完這話,就立刻走上刑架。方纔和顏悅色勸他的人,一聽到他說出這樣的話,以為他瘋了,遂改變為仇視的態度。當他受重刑快要斷氣的時候,呻吟著說:“具有神聖智慧的上主,明知我能逃脫死亡,但是,為了敬畏他,我的肉身在痛打之下,雖受到很大的疼痛,但我的心靈卻喜樂地忍受這一切。”他便這樣死了。他的死,不但給青年人,而且也給全國的人民,留下了剛勇的模範,和大德不凡的記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