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寤(及慎重)

下载PDF

伯前4:13-17

万事的结局已临近了,所以你们应该慎重,应该醒寤祈祷。最重要的是:你们应该彼此热切相爱,因为爱德遮盖许多罪过;要彼此款待,而不出怨言。各人应依照自己所领受的神恩,彼此服事,善做天主各种恩宠的管理员。谁若讲道,就该按天主的话讲;谁若服事,就该本着天主所赐的德能服事,好叫天主在一切事上,因耶稣基督而受到光荣:愿光荣和权能归于他,至于无穷之世。

 末日临近!伯多禄写下这些话后虽已过去了许多世纪,但这些话与仍然与当下相关,仍然是基督徒应保持醒寤的关键所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都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一方面要活在这世上,另一方面又要在人之存有的深处专注于未来目标。

宗徒所告诫的醒寤,指的是一种知道末日将临的警醒态度,是将一切事务按其应有的灵性次序规整,将注意力集中于本质,所有次要之物都在这样的价值等级内恰当安置。智慧不是情绪化地自发行动,而是衡量、反思后有意识的行动。因此,智慧与圣伯多禄提到的醒寤(及慎重)有关。

醒寤(及慎重)并不意味着无乐趣、刻板、死气沉沉的生活,而是指脱离自我“陶醉”。这不仅指酒精和毒品,幻想和不切实际的梦想也会让人“陶醉”。

教会历史上,也曾有过度和虚幻的热情高涨,信徒们突受影响的事情。例如,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后,类似的情况发生了。狂热者们认为,一切都将巨变的时代已经到来,大门必须向世界敞开,并要适应世界。因此,各种各样的礼仪实验开始了,教会的神圣语言——拉丁语,基本上被抛弃;罗马教会特有的圣乐——格里高利圣咏,几乎完全消失;举行了许多世纪的脱利腾弥撒突然被蒙上阴影,甚至遭到质疑。所有现代的东西似乎都成了教会的未来,而表达信仰的传统方式则被贬为过时。

一段时间过去,人们发现这种热情并不具备真正的基础。教会陷入了日益严重的危机,教会的吸引力被削弱。

教宗本笃十六世曾努力抵消这种过度的热情,他一再坚持对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解读和执行应与前几届大公会议保持一致。这样教会才是在恢复某种健康的醒寤。

尽管我们可以在信德内欢欣鼓舞,并在信德内找到无穷无尽的快乐源泉,但必须始终保持醒寤,使我们的内心体验与天主圣言及教会的真正教导相协调。因此,学习分辨神类必不可少,才能够辨别是否真的来自圣神还是热情过了度。

我相信,分辨神类的运用,在当下教会所谓的“文化接纳”方面,也是非常需要的。某些教会管理者以为所有人腾出空间为借口,试图将各种群体纳入教会生活。这里的慎重,就不仅是实现个人或甚至来自政治世界的构想,而是应将圣神的意愿付诸实践。

伯多禄宗徒的第三条忠告是敦促我们祈祷。我们不应该在缺乏严肃理由的情况下忽视祈祷。相反,应该让灵魂习惯于定期祈祷,这将帮助我们继续扎根于主。

在实践方面,宗徒建议实际地去应用兄弟之爱。爱能遮盖许多的“罪”,也就是说,能让我们弥补因软弱而未尽之事,或为自己的罪做补赎。这并不意味着盘算着以后用慈悲行为来弥补,就允许自己沉溺于软弱。那样的话,就沦为儿戏了!

宗徒的建议是非常有价值的提示,因为如果即使当我们努力之后,仍陷于某些弱点,我们也会知道,我们还有别的选择(除忏悔外)来抵消我们的错误。这样我们就不会气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