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5;1-18
这些事后,正是犹太人的庆节,耶稣便上了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水池,希伯来语叫作贝特匝达,周围有五个走廊。在这些走廊内,躺着许多患病的,瞎眼的,瘸腿的,麻痹的,都在等候水动,因为有天使按时下到水池中,搅动池水;水动后,第一个下去的,无论他患什么病,必会痊愈。在那里有一个人,患病已三十八年。耶稣看见这人躺在那里,知道他已病了多时,就向他说:“你愿意痊愈吗?”那病人回答说:“主,我没有人在水动的时候,把我放到水池中;我正到的时候,别人在我以前已经下去了。”耶稣向他说:“起来,拿起你的床,行走罢!”那人便立刻痊愈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来;那一天正是安息日。于是犹太人对那痊愈的人说:“今天是安息日,不许你拿床。”他回答他们说:“叫我痊愈了的那一位给我说:拿起你的床,行走罢!”他们就问他:“给你说拿起床来,而行走的那人是谁?”那痊愈的人却不知道他是谁,因为那地方人多,耶稣已躲开了。事后,耶稣在圣殿里遇见了,他便向他说:“看,你已痊愈了,不要再犯罪,免得你遭遇更不幸的事。”那人就去告诉犹太人使他痊愈的就是耶稣。为此犹太人便开始迫害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这样的事。耶稣遂向他们说:“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为此犹太人越发想要杀害他,因为他不但犯了安息日,而且又称天主是自己的父,使自己与天主平等。
多年来,这人躺在被称为羊门的毕贝特匝达池边,希望能痊愈。像其他病人一样,他等待着池水的搅动。据说,天主的天使会不时下到池中搅动池水,先跳进去的人,病就会痊愈。但,这身体残疾的可怜人总是来不及,也没有人及时把他带入池中。对他来说,这是绝望的境地……
但是,来耶路撒冷参加犹太节庆的 “天使之主 ”耶稣看到了他的需要,怜悯地对他说:”起来,拿起你的床,行走吧。’这人立刻痊愈了,拿起自己的床,行走起来。
那天是安息日,拿床被视为工作,在 “主日 ”是被禁止的。因此,犹太人非常震惊,质问起这人。他向他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后来,因为他们想知道,他便告诉他们是耶稣治好了他。
这人在圣殿里又遇见了耶稣,主在那里警告他不要再犯罪,以免发生更糟糕的事情。从表面上看,这些话似乎把罪和疾病联系在了一起,如果耶稣所说的 “更糟糕的事情 ”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不是因罪而导致的灵魂堕落的话。然而,在若望福音的另一段经文中,主明确否定了这种联系:耶稣前行时,看见了一个生来瞎眼的人。他的门徒就问他说:“辣彼,谁犯了罪?是他,还是他的父母,竟使他生来瞎眼呢?”耶稣答复说:“也不是他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为叫天主的工作,在他身上显扬出来。(若望福音 9:1~3)
无论如何,我们要听从主的告诫,不再犯罪,在经历了如贝特匝达池边那人般的神奇治愈后,这一警告应该尤为强烈。要对耶稣所作所为感激,亦要关注不要再犯罪的警告。
犹太人得知是耶稣治好了那人,认为祂违反了安息日律法,遂要迫害耶稣。我们在路加福音中清楚地看到耶稣对安息日治病的看法。第 14 章:安息日,耶稣进了一个法利塞人首领的家中吃饭;他们就留心观察他。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gǔ)症的人。耶稣对法学士及法利塞人说道:“安息日许不许治病?”他们都默然不语。耶稣遂扶着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然后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的儿子或牛掉在井里,在安息日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来呢?”他们对这话不能答辩。(路加福音 14:1~6)
犹太人没有为这受苦多年的人得到医治而欢欣鼓舞,认识不到这是天主的作为,反而对耶稣越来越封闭心灵。主不仅通过神奇的医治,且在回答中给了他们一把钥匙,请他们明白: “我父到现在一直工作,我也应该工作:”
祂为他们劈开一条路,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祂是谁。犹太人所要做的就是走上这条路,即使他们一开始并不情愿。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一步,圣神就会带领他们走向深处。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耶稣称天主为父是对天主的亵渎,因为祂 “使自己与天主平等”。他们刚硬的心一头扎进了黑暗,结果是致命的—— “犹太人越发想要杀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