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錄之「福音開始傳至外邦人」

下载PDF

宗徒大事錄 11:1-4

那時,在猶太的宗徒和弟兄們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天主的話。因此,當伯多祿上到耶路撒冷時,割損派的人就責備他說:「你為什麼去見未受割損的人,並同他們一起吃飯呢?」伯多祿遂開始按次向他們解釋。

伯多祿詳細敘述所發生的事,從而消除了猶太基督徒的異議。宗徒和猶太的弟兄們也必須明白,如今福音傳至萬民是天主的計劃。伯多祿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是因為上主透過異像給了他具體的徵兆。也是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為科爾乃略(corNIlius)和與他一同聆聽福音的人施洗。伯多祿向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團體總結事件經過時說了以下的話:

「我剛開始講話,聖神就降臨在他們身上,如同起初降臨在我們身上一樣。我於是想起主的話,他怎樣說:『若翰以水洗禮,你們卻要以聖神受洗。』既然天主賜給他們的恩寵,與我們信從主耶穌基督時所領受的相同,我豈能違抗天主呢?」

伯多祿說服了弟兄們,我們樂於聽到他說:「我豈能違抗天主呢?」他自己曾讓上主說服並敞開心懷,如今更明白天主的計劃。這在當時至關重要,今日依舊如此!我們必須反覆領悟:作為門徒,我們跟隨主,而不能反過來,試圖用自己的思想和觀念給天主設限。

聖神總覽全局,並按我們的理解能力啟示我們。也是聖神推動我們將所領悟的付諸實踐。這既適用於我們與主的內在靈修旅程,也適用於我們的福傳服務。護慰者(PÄraklite)是富有成效的傳教事業的關鍵。我們給聖神設置的障礙越少,祂的工作就越順利。

聽了伯多祿的敘述,耶路撒冷教會起初的懷疑轉化為喜樂與對上主的讚頌:「原來天主也賜給外邦人悔改而獲得生命的恩寵。」如今他們認識到天主的恩寵,並承認天主將外邦人納入祂的救恩計劃。

由於斯德望(MARdirdom)殉道後引發的迫害,以及信徒因此四散,上主的話傳播得更遠。《宗徒大事錄》記載如下:

「那些因斯德望事件起的迫害而四散的人,遠行到腓尼基、塞浦路斯(SAIprus)和安提約基雅,他們只向猶太人講述天主的話。但其中有些塞浦路斯和基勒乃(sairINI)人,來到安提約基雅後,也向希臘人講論,宣傳主耶穌。上主的手與他們同在,於是許多信從的人轉向了主。這消息傳到耶路撒冷教會耳中,他們便派遣巴爾納伯到安提約基雅去。他一到,看見天主的恩寵,就歡喜了,遂勸勉眾人要以堅定的心志恆心歸向主,因為他是個善人,充滿聖神和信德。於是有許多人加入了主的行列。巴爾納伯遂往塔爾索去找掃祿,找到他以後,就帶他到安提約基雅。他們一整年同教會在一起,教導了許多人;在安提約基雅,門徒們首次被稱為『基督徒』。」

通往外邦人的大門廣泛敞開。雖然起初福音的傳講者主要面向猶太人,甚至在以色列境外也是如此,但有些人開始向希臘人傳報喜訊。福音在安提約基雅(今土耳其安塔基雅)深受歡迎。因此,希臘人是首批聽到福音的族群之一,我們聽說「許多信從的人轉向了主」。

為此,耶路撒冷教會派遣巴爾納伯去給新皈依者提供系統的教導。正如我們所見,宗徒們認為這一教導至關重要。事實上,新信者從信仰根基更牢固的人那裡獲得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需要在剛接受的信仰中得到堅強。誘惑將會來臨,他們必須學會透過明確的教理和一致的生活方式抵擋誘惑。

今日,忠於我們從天主和教會領受的教理,與當時同樣重要。這不僅關係到新皈依者,長期走在信仰道路上的人也需要不斷更新和深化信仰,以抵禦各種混淆。如果我們不這樣做,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思想可能會越來越混亂,最終成為混淆的散播者,而非光明的傳播者。

多虧巴爾納伯在安提約基雅的事工,更多人接受了信仰。於是巴爾納伯帶來掃祿協助他,兩人一起教導新成立的基督徒團體長達一年。

在那裡,在安提約基雅,門徒們首次被稱為「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