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耶穌進了葛法翁,有一位百夫長來到他跟前,求他說:「 主!我的僕人癱瘓了,躺在家裡,疼痛的很厲害。」耶穌對他說:「 我去治好他。」百夫長答說:「主!我不堪當你到捨下來, 你只要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會好的。因為我雖是屬人權下的人, 但是我也有士兵屬我權下;我對這個說:你去,他就去; 對另一個說:你來,他就來;對我的奴僕說:你作這個,他就作。」 耶穌聽了,非常詫異,就對跟隨的人說:「我實在告訴你們: 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我給你們說: 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依撒格、 雅各伯在天國里一起坐席。」
在將臨期的反思中,我們尤其留意基督的再臨, 整個救恩故事正朝這一事件趨近。 基督徒被很好地建議有意識地將這一維度囊括進生命。除了天主, 沒有人知道那時日,末日到來耶穌再臨時, 祂會找到祂警醒的新娘與信徒嗎?今天的福音講到了信心。
「在以色列我從未遇見過一個人,有這樣大的信心!」 耶穌被遣去到迷失的以色列羊群,即使百夫長不是以色列人, 耶穌也不願回避百夫長的信任(比較 瑪15:24)。百夫長屬羅馬佔領者,是以色列民的敵對者, 但耶穌在他心中看到了令人驚異的信心。 百夫長的這句話稍作修改後,在羅馬教會神聖禮儀的羅馬古禮中, 被重復三次:「主啊,我當不起你到我心裡來,只要你說一句話, 我的靈魂就會痊癒。」是什麼使百夫長的信心成為典範, 以至於耶穌將其置於眾人之前?
第一個原因是顯而易見的謙遜。 百夫長能意識到他與耶穌之間巨大的差別, 他絕不是一名驕傲的向耶穌尋求醫治的羅馬人,不,他來是為他人, 為他生病的僕人求助。假定他的行為不是出於自私, 我們可以看出百夫長對僕人是有心的。 這當然不同於其他眾多的羅馬人,他們的僕人一旦無法完成侍奉, 換掉就罷了。百夫長的僕人受了許多苦, 百夫長為了僕人的緣故開放自己, 這說明他對部下的態度不同於別的羅馬人。
按他的理解,他作為百夫長的命令部下既會服從,那麼顯然, 大有權柄的耶穌所說的必定會成,耶穌只要說一句話就夠了, 無需親自來!
耶穌聽了他所求的,就說,「你回去,就照你所信的,給你成就吧! 」僕人就在那時刻痊癒了。
我們從這裡真正找到了一種信仰的模範態度:以謙卑為基礎, 關愛他人,堅定地相信天主能治癒。
百夫長的信心成為典範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 耶穌就這一事件講述了未:將有許多人從東方和西方來,同亞巴郎、 依撒格、 雅各伯在天國里一起坐席但那本國的人反被驅逐到愛吧的黑暗裡; 那裡要有哀號和切齒。
這適用於以民的將來,對他們來說,異教徒百夫長是一個徵兆。 事實上,透過對天主子的信仰,天主讓人直接接近祂。 天主的信息沒有停留於以色列迷途羔羊, 它向所有受邀請進入天國的人開放!
看到百夫長的信心,我們是否自問:我這樣的信心嗎? 信心是等待耶穌再臨的基本要素。耶穌問:「人子來臨時, 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路18.8)
我們必須認識到,許多國家鮮有真正的信仰, 而那些宣講福音的國家,大背教者往往顯而易見。
我們怎樣回答主呢?
事實上,我們只能請祂看看教會的信仰, 我們必須看到教會內也越來越多的背教者、混亂,與世俗化。 教會也有信徒在盡力忠實地生活,不幸的是,很少。
在這艱難的時代,在一些人看到教會正受難的時代, 我們被要求加深信心,並求主堅固我們的信心。在背教者不斷增加, 成為一種挑戰的時代,讓自己更深入地與主結合, 並給予他人支點和方向。背教的時代能夠召喚我們拋卻三心兩意、 完全地事奉天主。保祿宗徒可能已經在他的時代等待,很快了, 耶穌再臨,也許就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