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約之光下的舊約

下载PDF

編下 24:17-25

 但在約雅達死後,猶大的首領前來朝覲君王,君王竟附和了他們的主意,離棄了上主他們祖先天主的殿,去奉事阿舍辣和偶像。由於這個重罪,義怒降到了猶大和耶路撒冷;上主仍派先知來引導他們歸向上主,先知雖警告他們,無奈他們不肯聽從。天主的神充滿在大司祭約雅達的兒子則加黎雅身上,他便站在民眾面前,對他們說:“天主這樣說:你們為什麼違犯上主的誡命,招致不利呢?因為你們拋棄了上主,他也要拋棄你們。”民眾都想殺害他,遂按君王的命令,在上主殿的庭院裏,用石頭將他砸死了。這樣,約阿士絲毫未念及他父親約雅達對待自己的恩德,反而殺了他的兒子。則加黎雅臨死時喊說:“願上主鑒察,加以追究!”

次年歲首,阿蘭軍隊上來攻打約阿士,侵入了猶大和耶路撒冷,殺了民間所有的首領,將所掠奪的戰利品送到大馬士革。阿蘭軍隊雖只來了一小隊人,但上主卻將一支龐大的軍隊交在他們手中,這是因為民眾離棄了上主,他們祖先的天主;如此阿蘭人懲罰了約阿士。當他們離開約阿士時,約阿士正患重病,他的臣僕造反背叛了他,為報大司祭約雅達的兒子的血仇,將他打死在床上;他死後,葬在達味城,但沒有埋在王陵內。

今天這篇將我們帶回舊約時代的讀經,清楚地顯示了惡行和重罪的後果。我們再一次聽聞讓君王們轉向其他神的巨大誘惑。這些君王們不僅無視先知的警告,且在則加黎雅的例子裏,甚至將講說真理的人處死,而這,是許多先知不得不承受的結局!

為什麼以色列民會如此輕易地轉向其他神,轉向聖詠為指出其荒謬,將之斥為“有口不能言,有耳聽不見的偶像(參135:16-17)?

偶像,是 “人手所造的”(135:15),人實際上對偶像沒有任何虧欠。但是,與天主的盟約則意味著人的承諾,這承諾形成了人,並要求人有聽從的態度。“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上主“( 6:4)。

也許,在沒有充分的意識的情況下,人想要回避愛之盟約所涉及的承諾,比如天主與子民的關係。在現代的當下,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害怕承諾,以被錯誤理解的自由之名,人們相信每個人都能為自己決定一切。然而,很快,人們就落入虛假的自由為人設置的陷阱,讓人任由自己被肆意妄為、不受約束的欲望與激情擺佈,進而最終被捲入現代偶像的羅網。

以新約的角度看今天的讀經,有兩處經文我們需要強調區別。我們聽到,先知則加黎雅向民眾呼喊:”你們拋棄了上主,他也要拋棄你們“–讓民眾懂得他們的錯誤行為會帶來什麼後果。

我們經常能注意到,舊約沒有對天主的主動意願與被動意願(即祂允許事情)進行精細的區分。所有事件實際上都被表述為天主的主動意願,因此,人們會有這樣的印象:造成不幸的是天主。但是,天主當然從不主動對人動惡念,祂只是允許,讓人至少能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在感受到痛苦的後果時,能夠認識自己的惡行。

拒絕聽從天主的人,仍可以選擇通過經驗來學習,即使有時那是痛苦的教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會像則加黎雅先知那樣宣稱是天主拋棄了祂的子民;相反,是拜偶像的罪讓人們失去了天主為他們鋪設的清晰道路,他們因此而不再能接住天主伸向他們的手。

今天的讀經與新約時代的第二點區別在於則加黎雅臨死前的感歎:願上主鑒察,加以追究!”。在這方面,新約將我們提升到了另一個高度。耶穌在十字架上請求天父寬恕祂的敵人(參路23:34),聖斯德望在被投擲石塊時呼喊道:主,不要向他們算這罪債!“(7:60)。

願我們都能在新約的光照下,在主藉著基督賜給我們的恩寵內,以這樣的權威和可信度來宣揚福音,使人們遠離現代偶像,甘心情願地聽從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