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傳統彌撒讀經經文,耶穌斥責以色列牧人的段落(厄34:11-16)前,還有幾句:“因為沒有牧人,羊都四散了;羊四散後,便成了一切野獸的食物”(5節),“因为我的羊群没有牧者;成了猎物羊四散後”(8節)。
在這樣的情況下,主耶穌說:
看,我要親自去尋找我的羊,我要親自照顧我的羊(…)。我要在茂盛的草原上牧放他們(…)失落的,我要尋找;迷路的,我要領回;受傷的,我要包紮;病弱的,我要療養;肥胖和強壯的,我要看守;我要按正義牧放他們(則34:11、14、16)。 Read More
標記上十字聖灰,我們神聖的四旬期旅程邁向更深的皈依。我們禁食,為愛火預備木材,行事不求人的稱讚,而是定睛注目天主。
我們就如那些與主同行的門徒們,在旅程中也會遭遇逆風甚至風暴,正如福音所說的那樣(瑪8:23-27;路8:22-25;穀4:35-41)。但是,主不會獨獨留下我們,祂總是會在我們認為船將沉默,總會當我們在風暴前束手無策時,為我們行干預。在這樣的時刻,主勸勉門徒相信祂,信靠祂。而祂,平息了風暴。
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儘管我們希望生命之舟能平穩、安宁地航行,但人在此世,卻不可能總是如此。因此,面對逆境必須要學會信靠主,把逆境看作祂為造就我們而設的學校。想要信德成長——我們需要這樣做,以免成為“信德的矮子”——就像聖保祿非常正確地所言格前3:2),就不能滿足於只喝“牛奶”,还需要固體食物。去直面掙扎與逆境,去背起十字架,就是固體食物。 Read More
今天,為期四十天的四旬期開始了,我們蒙召為教會最偉大的節日——耶穌基督勝利的復活——而善作準備。
我們滿心歡喜地高喊:“死亡!你的勝利在哪里?死亡!你的刺在哪里?”(格前15:55)主從死裏復活了!
我們應汲取四旬期的恩寵,使之成為真正的復活之旅,即我們所稱謂的“大齋期的神聖旅程”。
我將在這段旅程中的默想中,參考傳統彌撒及新禮彌撒經文,以及其他靈修文獻。喜歡我們日常默想的朋友們,則可在每日文本末尾找到相應鏈接,點擊收聽當日讀經或福音詮釋。
四十天頗為漫長,有意識地利用每一天,時間就能成為我們藉這段旅程達至偉大目標的墊腳石。
人生亦是如此,是不斷向著目標——與天主永恆的交流——的朝聖之旅。每一天都是為永恆善作準備的機會,每一天都很重要,都是旅程的一部分。我們在這段旅程中,為自己侍奉天主、服務人類的忠誠作見證。 Read More
希伯來人書 一一,1-7
弟兄們:信德是所希望之事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證。因著信德,古人們都得到了褒揚。因著信德,我們知道普世是藉天主的話造成的,看得見的是從看不見的造成的。因著信德,亞伯爾向天主奉獻了比加音更高貴的祭品;因這信德,亞伯爾被褒揚為義人,因為有天主為他的供品作證;因這信德他雖死了,卻仍然說話。因著信德,哈諾客被接去了,使他不致死亡,世人也找不著他了,因為天主已將他接去;原來被接去之前,他就得到了天主的歡心。沒有信德,就不能悅樂天主,因為凡接近天主的人,應該信他存在,並且信他對尋求他的人是賞報者。因著信德,諾厄對尚未見的事得了啟示,懷著敬畏的心製造了方舟,使他的全家得救。因著信德,他定了那世代的罪,而且繼承了因信德而來的正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