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人的勇敢

下载PDF

瑪加伯書下 7:1,20-31

那時,有兄弟七人與他們的母親一同被捕,國王命人用鞭子和牛筋痛打他們,強迫他們吃法律禁止的豬肉。

最值得光榮記念的,還是他們的母親。她在一日之內親眼見到七個兒子死去,還能欣然ren受,因為她全心寄望於上主。她心中充滿高尚的情緒,以大丈夫的氣概奮發起女性孱弱的心靈,用本國的話,一一鼓勵他們說:“我不知你們怎樣出現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給了你們靈魂與生命,也不是我構成了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世界的創造者,既然形成了人的誕生,賜予萬物起源,也必會仁慈地把靈魂和生命償還給你們,因為你們現在為了愛護他的法律而舍生致命。” Read More

忠信至死

下载PDF

玛加伯書下 6:18-31

厄肋阿匝爾是一位傑出的經師,又是年已古稀,儀錶莊嚴的人。有人用力拉開了他的口,強迫他吃豬肉;但他寧願光榮捨命,不願受辱而偷生,遂自動走上刑架,且把肉吐出。其實,凡決意拒絕吃違法食物的人都該如此,雖死不辭。那些監督這違法祭餐的人,因為與他有多年的交情,便把他叫到一邊,再三勸他帶著自己預備而合法可吃的肉,假裝吃國王命令的祭肉;如此就可免一死,而且因他與他們多年的交情,還可獲得優待。但他立即作了一豪爽的決斷,這決斷相稱他的高齡和聲望,相稱他因積勞而生的白髮,和自幼至今的善行,更符合天主所立的神聖法律。

因此他說明自己的意見,告訴人快把他送到陰府裏去,說:“像我這樣年齡的人,決不宜作偽,免得許多青年,想年高九十的厄肋阿匝爾也接受了外教禮俗,因我的作偽和貪戀殘生,而誤入歧途;如此,不免在我的高齡上塗上一層污點和恥辱!況且,即使目前我能逃避人的刑罰;可是,或生或死,我總逃不出全能者的手。所以現在,我若是勇敢舍生,我不愧有此高齡,因為我已給青年留下了一個高尚的榜樣,為了可敬的神聖法律,甘心慷慨犧牲。”說完這話,就立刻走上刑架。方纔和顏悅色勸他的人,一聽到他說出這樣的話,以為他瘋了,遂改變為仇視的態度。當他受重刑快要斷氣的時候,呻吟著說:“具有神聖智慧的上主,明知我能逃脫死亡,但是,為了敬畏他,我的肉身在痛打之下,雖受到很大的疼痛,但我的心靈卻喜樂地忍受這一切。”他便這樣死了。他的死,不但給青年人,而且也給全國的人民,留下了剛勇的模範,和大德不凡的記錄。

教會今天為我們奉上的是一位以色列忠信老人的見證。老人原本有逃脫死亡的機會,但他完善的人格不允許他屈從欺騙的提議,隱藏對天主誡命的公開見證,因此他的見證更為可信。

受人尊敬的老人在天主和人面前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他的作為非常令人振奮。天主注視心靈的深處,看透一切隱藏,沒人能欺騙天主。厄肋阿匝爾深知這一點,出於對天主的愛,他無法容忍絲毫謊言。

參加違反祭祀的“多年交情”,想讓老人成為幫兇。試圖將人一同拉入黑暗,實在是一種邪惡,這樣做的人也許是想讓自己殘存的良心平靜下來。

厄肋阿匝爾拒絕欺騙並揭示出真理,所謂的“老朋友”反目為敵,他們對律法的失節在厄肋阿匝爾的映襯下愈加顯著,讓我們想起智慧書第二章12-16節:

我們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討厭,反對我們的作為,指責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行不檢,自誇認識天主,自稱是上主的僕人,自充我們思想的裁判員,我們一見他,就感覺討厭;因為他的生活與眾不同,他的行徑與人兩樣。他竟將我們視作雜種,遠避我們的行徑,像遠避不潔之物;聲言義人有幸福的結局,且自誇有天主為父。

厄肋阿匝爾不但在天主面前,亦在其他信徒及年輕人面前承擔起了責任。他成為我們的榜樣,清晰地提醒我們作為基督見證者的責任。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還提醒我們,要在天主的光照下重新考量自己的一切言行。他決意犧牲,以免引發混亂,並表明忠信及對天主的服從才是最高價值。他教導後人學習他的榜樣,抵制違反天主指令的權力。

這是我們今天需要邁出的一步!

今天需要我們如何做見證?我們能為年輕人或是後領洗的教友們做些什麼?

當然,我們有責任傳播基督救恩資訊的奇妙,作為天主教徒,還須傳播正確的教會教義——用自己的一生去見證信仰真理,即使這意味著被拒絕、受迫害。

首先,加深與天主的關係尤為重要,人們應當知道他們有一位很棒的父親。天主對我們的愛,我們對天主的愛,正是當下特別誡命的見證。

食物與遊戲無法滿足人心靈的饑渴,靈魂的空虛,得不到滿足。

天主與人的關係不能被更注重世俗利益,而非永恆救贖的均衡關係取代。

正確地宣講天主包括兩方面:天主的使命與人的義務。耶穌說:“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透過基督宣告救贖是教會的主要任務,如若沒有天主所賜的赦罪恩寵,沒有人能到天主那裏去。

圣额我略(奇能者):为福传服务的奇迹

下载PDF

今天,传统日历纪念圣额我略(奇能者)——这位蒙主赐予行非凡奇迹之能的圣徒。在今日的默想中,我将叙述其中一些奇迹。我们知道,我们的主及宗徒们的使命也伴随着伟大的奇迹,彰显天主的慈爱与全能(参《玛窦福音》11:2-5)。

虽然奇迹不应占据我们信仰的中心位置,我们也不应出于猎奇心理去寻求非凡现象,但我们不能忽视它们——更不能否认它们。如今奇迹仍在发生,就像在法国卢尔德,那里的奇迹甚至接受科学调查。 Read More

圣奥特马尔(隐修院院长):遭诽谤与放逐

下载PDF

今日我们纪念一位与康斯坦茨湖地区紧密相关的圣人——“天主羔羊团体”(Agnus Dei Community)的总会院便坐落于此。

奥特马尔约于公元690年出生,大概率来自阿勒曼尼贵族家庭。承蒙其兄长引荐,他自幼便进入瑞士库尔的维克多伯爵宫廷,接受了良好教育。他不仅天资聪颖、勤勉刻苦,更以虔诚敬主、德行出众而备受瞩目。

他受祝圣为神父后,曾在圣弗洛林教堂服务。不久后,行政长官瓦尔特拉姆委派他管理圣加尔隐修院——该隐修院正是如今圣加尔隐修院的前身。这座由爱尔兰传教士(曾将信仰带到该地区)建立的隐修院,在建成仅一个世纪后便濒临荒废,围绕圣加尔圣髑聚集的小型基督徒团体也几近消亡。奥特马尔在此创立了隐修团体,以石质教堂取代了圣人原先的木质小屋。 Read More

时常祈祷

下载PDF

聖路加福音 18:1-8

那時候,耶穌給門徒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他說:“某城中曾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說:請你制裁我的對頭,為我伸冤吧!判官多次不肯;以後想道:我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是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為她伸冤,免得她不斷的來糾纏我。於是主說:你們聽聽這個不義的判官說了什麼!天主聽到他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能不為他們伸冤嗎?他會延遲俯聽他們嗎?我告訴你們:他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冤,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德嗎?” Read More

圣塞拉皮奥:信仰与基督博爱之殉道者

下载PDF

当危难深重之时,上主必派遣使者前来施以援助与慰藉。在穆斯林枷锁下受囚的基督徒,正深陷莫大的困境。目睹他们的苦难,塞拉皮奥圣人深受触动,因赎金不足以解救所有囚犯,他自愿以身为人质。

这位塞拉皮奥是谁?

他于12世纪末出生在英格兰,青年时期投身军旅,在奥地利公爵的指挥下参与了西班牙对摩尔人的征战。他选择留在伊比利亚半岛,效力于卡斯蒂利亚的阿方索九世国王,后放下武器,加入了刚由圣伯多禄·诺拉斯科在阿拉贡创立的慈惠会(又称“仁慈圣母会”)。该会的明确宗旨是解救被穆斯林俘获并奴役的基督徒。

据会史记载,该会的成立源于一次圣母显现——圣母以“仁慈圣母”之名(等同于“慈悲之母”),嘱托虔诚的伯多禄·诺拉斯科(后被册封为圣人)创立一个致力于解救基督徒的修会,这也是该会名称的由来。慈惠会修士们开始筹集资金,并不时组织“解救行动”。

Read More

心灵的君王

下载PDF

路加福音 17:20-25

 那時候,法利塞人問耶穌天主的國何時要來;耶穌回答說:“天主國的來臨,並非是顯然可見的;人也不能說:看呀,在這裏;或:在那裏;因為天主的國就在你們中間。”

耶穌對門徒說:“日子將到,那時,你們切望看見人子的日子來臨,而不得見。人要向你們說:看呀,在那裏;看呀,在這裏。你們不要去,也不要追隨,因為猶如閃電由天這邊閃起,直照到天那邊:人子在他的日子裏,也要這樣。但他必須先受許多苦,且被這一代擯棄。” Read More

立陶宛的若萨法特圣人:一位为合一献身的圣人

下载PDF

在新礼仪日历中,今日(11月12日)庆祝若萨法特圣人的瞻礼;而在传统日历中,其纪念日为11月14日。

这位今日的圣人是一位修会会士兼主教,为东西方教会的合一献出了生命。在当今普世教会对话的背景下,人们常采取其他途径,并主张一种与若萨法特圣人所追求的不同的合一理念。让我们一同回顾他的生平。

若萨法特·昆采维奇于1580年出生在沃里尼亚(当时隶属于大波兰,现位于乌克兰西部)。他出身名门,父亲加布里埃尔是市议员。他以“约翰”为名在东正教接受洗礼。据说他自幼虔诚,曾蒙得天主的异象。

Read More

谦卑的学校

下载PDF

路加福音 17:7-10

那時候,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僕人耕田或放羊,從田地裏回來,即對他說:你快過來坐下吃飯吧!而不對他說:預備我吃飯,束上腰伺候我,等我吃喝完畢,然後你才吃喝?僕人做了吩咐的事,主人豈要向他道謝嗎?你們也是這樣,既做完吩咐你們的一切,仍然要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我們不過做了我們應做的事。”

這一段是新約中最能清楚地帶領我們進入謙卑之境的經文。依照這段聖言去跟隨主,則將我們置於人之存在的現實! 無論主託付給我們了什麼——哪怕是最重大的使命,深入地認識這段聖言傳遞的資訊也是最重要的。我們只是在踐行使命,任何對個人提升及相關建樹的關注都是邪惡的! 我們虧欠天主的愛,唯有侍奉祂才符合我們的本性! 我們將在永恆中得見天主,而天主則以祂無限的慷慨給予我們賞報! 我們能夠期待賞報是無限接近祂,但同時要注目天主,去做祂交托給我們的事! Read More

圣安德肋·阿韦利诺:半心半意的神职是不够的

下载PDF

一位英俊的年轻人通常很难摆脱对他有意的女士们的追求。兰斯洛特·阿韦利诺(Lancelot Avellino)便是如此,他于1521年出生在意大利的卡斯楚诺沃,是乔瓦尼·阿韦利诺(Giovanni Avellino)和玛格丽塔·阿佩利(Margherita Apelli)的长子。他不止一次陷入与埃及人波提乏家中的若瑟类似的境地,但对他敬爱的母亲——一位德行卓越的女性——的记忆,使他免于陷入诱惑。然而,女性的青睐在他人生的多个阶段都困扰着他,他始终必须时刻警惕,守护自己的贞洁。

兰斯洛特(这是他的本名)渴望成为神父。作为副执事时,他向儿童传授教理,引导他们走向虔诚的生活。但女性的追求并未停止,于是他逃往那不勒斯。即便在那里,他也不得不多次迁居,以躲避上流社会女士们的爱慕纠缠。他通过辛勤劳作和极为规律的生活方式克制自己的情欲。除神学外,兰斯洛特还研习法律,并很快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