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竇福音5:1-12
耶穌一見群眾,就上了山,坐下;他的門徒上他跟前來,他遂開口教訓他們說: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安慰。
溫良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承受土地。
饑渴慕義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得飽飫。
憐憫人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受憐憫。 Read More
聖神降臨節退省 之六
聖神被稱為護慰者是非常有意義的,患難時刻總是聖神與我們同苦。哭泣與哀悼總會有,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主耶穌曾為拉匝祿的死哭泣,為不能認知祂慈悲的降臨的耶路撒冷哭泣,辣黑耳為她被黑落德殺害的孩子哭泣……如果有人完全不曾哭泣,不會哀傷,那麼,我們會認為他沒有心。
哭泣、痛苦與死亡屬於塵世生命,但我們相信,這一切在永恆中都將不同。聖神,“永恆的見證者”,能給予我們安慰。哭泣與悲傷不會一成不變,能夠轉化為對主耶穌救贖苦難的分擔;死亡,能夠轉化為朝向天鄉的回歸。
聖神不僅提醒我們這些信仰真理,祂的臨在更是賜予生命的現實。因著聖神的觸碰,內心的悲傷轉化為希望,自暴自棄的傾向得到緩和,從而驅除沒有希望、灰暗甚至造成絕望的悲傷。 Read More
聖靈降臨節退省 之五
外在的不安
我們太容易受世界的動態與傳遞的內容吸引,大量的接觸與無限可能的交流,極易讓我們被根本的不安包圍。神聖的靜默越來越少,教堂本應是寶貴靜默的場所,甚至也越來成為不安之地。
在聖神的指引下避開不必要的嘈雜與分心是必要的。外在不安的環境,需要我們保有內在的定力。這意味著通過內化祈禱,在靈魂內創立一個讓聖神居住的內在空間,好使我們與聖神同在,與聖神同安。這靜謐的空間——也可說是修行的密室——即使當外部不安時,我們亦可退避至此。
內在的不安
然而,不安與外部環境並無主要關係,它往往仍是一種稍加留意就能感知到的“內在驅動力”。我們還未真正回到天鄉,然而,在與天主的親密關係中,我們能夠找到內心平靜的起點,並由此設置外在生命——使外界任何要求與影響,都無法干擾生命的平靜與穩定。 Read More
心靈之光,求你來臨
聖神是光,這光澤被我們內心的黑暗。惡出自於心,必須被神聖之光淨化。因此,當活於恩寵狀態,聖神就會進入我們內,我們就能感知到祂的臨在,祂是將我們與天主緊密相連的明晰之光。這光照耀內心的黑暗,吸引我們打破黑暗,朝向光明。
舉個具體例子:聖神想要在我們內結出溫柔的果實,但祂遭遇到我們易怒的本性。因著祂的光,我們認識到這一點,祂勸誡我們抑制憤怒,使我們想起“溫良的人是有福的”——祂提醒我們耶穌的一切言行。一個決定要在我們內萌生:是跟隨邀請到光明中去,還是留在當下引發憤怒的正當理由中?如果朝向聖神,求祂觸動我們的憤怒,那麼,我們就打破了黑暗,朝向了祂的光明。 Read More
來吧,窮人的天父。
提到聖神,我們並不常用“天父”一詞。當我們想到與天父身份相關的“發生者”(聖父與聖子共發聖神)這一點遂清晰起來。“窮人的天父”讓我們想起真福八端的開端時,聖神就是我們的見證者。
神貧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瑪5:3)
神貧的人期望從天主得到一切,期待聖神的真光,而不首先依賴自己的知識。他們不參與建造巴貝耳塔,不將自己的思想拔高,然後再摔下去。
有了他們,聖神可以行使父權,可以在靈魂中發出光亮!這清透的光亮需要散播,需要人接受的能力——那就是謙卑!
聖神想要行使祂屬靈的父性,那麼,堪配祂的是孝愛開放的靈魂——就像聖母瑪利亞依照天主旨意迎接她神聖的新郎——我是天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在我身上成就吧。 Read More
宗 2:2-11
忽然,從天上來了一陣響聲,好像暴風刮來,充滿了他們所在的全座房屋。有些散開好像火的舌頭,停留在他們每人頭上,眾人都充滿了聖神,照聖神賜給他們的話,說起外方話來。那時,居住在耶路撒冷的,有從天下各國來的虔誠的猶太人。這聲音一響,就聚來了許多人,都倉惶失措,因為人人都聽見他們說自己的方言。他們驚訝奇怪地說:“看,這些說話的不都是加裏肋亞人嗎?怎麼我們每人聽見他們說我們出生地的方言呢?我們中有帕提雅人、瑪待人、厄藍人和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猶太及卡帕多細雅、本都並亞細亞、夫黎基雅和旁非裏雅、埃及並靠近基勒乃的利比亞一帶的人,以及僑居的羅馬人、猶太人和歸依猶太教的人、克裏特人和阿剌伯人,怎麼我們都聽見他們用我們的話,講論天主的奇事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