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徒大事錄 8:26-40
上主的天使向斐理伯說:“起來,往南行,沿著由耶路撒冷下到迦薩的路走,即曠野中的那條路。”他就起來去了。
看,有個厄提約丕雅人,是厄提約丕雅女王甘達刻的有權勢的太監,也是她寶庫的總管;他曾來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誦讀依撒意亞先知。聖神就向斐理伯說:“你上前去,走近這輛車子!”斐理伯就跑過去,聽見他誦讀依撒意亞先知,便說道:“你明白所誦讀的嗎?”他答說:“若沒有人指教我,怎麼能夠?”於是,請斐理伯上車與他同坐。 Read More
若望福音 6:22-29
那時候,留在海對岸的群眾,看見只有一只小船留在那裏,也知道耶穌沒有同他的門徒一起上船,只有他的門徒走了 ── 然而從提庇黎雅有別的小船來到了,靠近我主祝謝後,人們吃餅的地方 ── 當群眾一發覺耶穌和他的門徒都不在那裏時,他們便上了那些小船,往葛法翁找耶穌去了。當群眾在海對岸找著他時,就對他說:“辣彼!你什麼時候到了這裏?”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他是天主聖父所印證的。”他們問說:“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耶穌回答說:“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
伯多祿前書 1:17-21
可愛的諸位:你們既然稱呼那位不看情面,而只按每個人的行為施行審判的天主為父,就該懷著敬畏的心,度過這一段在世旅居的時期。要知道:你們不是用可朽壞的金銀等物,由你們祖傳的虛妄生活中被贖出來的,而是用寶血,就是那無玷無瑕的羔羊基督的寶血。基督固然是在創世以前就被預定了的,但在這末期才為了你們而出現,為使你們因著他,而相信天主:因為他使基督從死者中復活,並賜給他光榮;這樣你們才能信靠並期望天主。
“敬畏上主,是智慧的開始“(咏111:10)。圣洁的敬畏帮助我们在流亡时期保持警惕——无疑,我們正处于流亡时期——在没有进入天主的永恒之国前,我們將面临各类危险…… Read More
若望福音 6:1-15
那时候,耶稣往加里肋亚海,即提庇黎雅海的对岸去了。大批群众,因为看见到他在患病者身上所行的神迹,都跟随着他。耶稣上了山,和他的门徒一起坐在那里。那时,犹太人的庆节,即逾越节,已临近了。耶稣举目看见大批群众来到他前,就对斐理伯说:“你们从那里买饼给这些人吃呢?”他说这话,是为试探斐理伯;他自己原知道要作什么。斐理伯回答说:“就是二百块‘德纳’的饼,也不够每人分得一小块。”有一个门徒,即西满伯多禄的的哥哥安德肋说:“这里有一个儿童,他有五个大饼和两条鱼;但是为这么多的人这算得什么?”耶稣说:“你们叫众人坐下吧!”在那地方有很多青草,于是人们便坐下,男人约有五千。耶稣就拿起饼,祝谢后,分给坐下的人;对于鱼也照样作了;让众人任意吃。他们吃饱以后,耶稣向门徒说:“把剩下的碎块收集起来,免得糟蹋了。”他们就把人吃后所剩下的五个大麦饼的碎块,收集起来,装满了十二篮。众人见了耶稣所行的神迹,就说:“这人确是那要来到世界上的先知。”耶稣看出他们要来强迫他,立他为王,就独自又退避到山里去了。 Read More
宗徒大事录 5:27-33
圣殿警官与差役把宗徒领来之后,叫他们站在公议会中,大司祭便审问他们,说:“我们曾严厉命令你们,不可用这名字施教。你们看,你们却把你们的道理传遍了耶路撒冷,你们是有意把这人的血,引到我们身上来啊!”伯多禄和宗徒们回答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我们祖先的天主复活了你们下毒手悬在木架上的耶稣。天主以右手举扬了他,叫他做首领和救主,为赐给以色列人悔改和罪赦。我们就是这些事的证人,并且天主给那些服从他的人所赏的圣天主,也为此事作证。”他们一听这话,大发雷霆,想要杀害他们。
“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这是伯多祿宗徒的中心句,意义非常深远,給予了基督徒终极的自由與安全感! 我们的生命在天主前,是最后的审判者! 我们可以无条件地相信祂,而人,無論是谁,都可能犯错! Read More
若望福音3:16-21
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致喪亡,反而獲得永生,因為天主沒有派遣子到世界上來審判世界,而是為叫世界藉著他而獲救。那信從他的,不受審判;那不信的,已受了審判;因為他沒有信從天主獨生子的名字。審判就在於此:光明來到了世界,世人卻愛黑暗甚於光明,因為他們的行為是邪惡的。的確,凡作惡的,都憎恨光明,也不來就光明,怕自己的行為彰顯出來;然而履行真理的,卻來就光明,為顯示出他的行為是在天主內完成的。
若望宗徒的明晰容不下灰色地帶,即使人的生命包含灰色地帶,也應當被引入天主的光明。這需要作出決定:想要活於光明還是黑暗?你是願意接受天主之光還是繼續留於黑暗?你願意信天主子耶穌而得永生麼?當然,這些清楚的陳述適用於那些曾有機會真正與天主子相遇的人,相遇便是轉折。 Read More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眾人前大受愛戴。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有位若瑟,宗徒稱之為巴爾納伯,解說”安慰之子”,是肋未人,生於賽普勒斯島,他有田地,賣了以後,也把銀錢帶來,放在宗徒腳前。
今天我們在經文中看到了聖神的奇妙工作:信徒們新成立的教會一心一靈,也就是說,因著他們對天主的愛而彼此共融,在聖神帶領下,形成了唯有天主才能給予的深厚團結。這團結不是透過血緣紐帶,而是透過對天主旨意共同的聽從,透過承認耶穌是天主子,並隨時準備實現祂的旨意而形成的。天主聖三之間富含恩寵的共融已傳播到信徒身上,讓我們預嘗天主、天使及人類將在天堂完成的、堅不可摧的愛的共融——每個人都在其中以喜樂、以開放的天主的知識相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