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守谦卑

下载PDF

注:在无特定圣人纪念的日子,我们将采用当日的读经内容。

路加福音 18:9-14

耶稣对一些自视公正、藐视他人的人,讲了这样一个比喻:“有两个人上圣殿去祈祷,一个是法利塞人,一个是税吏。法利塞人站着,自言自语地祈祷说:‘天主,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那样贪婪、不义、奸淫,尤其不像这个税吏。我每周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献什一税。’税吏却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是捶着自己的胸膛说:‘天主,求你可怜我这个罪人!’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更成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被贬抑;凡自卑的,必被高举。”

这段圣经经文始终提醒我们,要警惕任何形式的自义。当这种自义在宗教生活中表现出来时,情况尤为严重,甚至可能成为人面对天主的一种态度。一切臆断、夸耀与自抬身价,都是人类骄傲的体现,严重时更会沦为撒旦式的骄傲。骄傲会使人心向天主关闭,正如我们在今日的比喻中所见,它还常伴随着对他人的藐视。

相反,在税吏身上,我们看不到丝毫这样的骄傲。可以说,他在以色列民众中处于“不受欢迎者”的地位。显然,他清楚自己的罪过,并以谦卑之心来到主的面前。

主再次扭转了我们人类常陷入其中、并受其欺骗的自然秩序:谦卑者得到高举,骄傲者却一无所获地离去。耶稣从这个例子中确立了一条普遍准则:“凡自高的,必被贬抑;凡自卑的,必被高举。”

在这句得到众多圣经经文支持的话语中,我们找到了灵修生活的一把钥匙。我们不应为自己在自然层面所拥有的(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自认为的)特权而夸耀,更不应因拥有属灵恩赐而自视优越。一切都是天主的恩赐,托付给我们是为了光荣天主、拓展祂的国度。

即便是在修会团体中,也可能存在一种诱惑:将自然的资质与才能置于德性和虔诚之上。这种诱惑(或许不仅影响修会团体)是一种灵修上的混乱,未能认识到真正的价值层级。

在东方隐修传统中,有一种源自税吏态度与言语的祈祷方式,即所谓的“心灵祈祷”或“耶稣祷文”,其经典形式是不断重复这句话:“主耶稣基督,天主之子,求你可怜我这个罪人。”

这种祈祷是真正属于基督教的默观方式,在我们看来,它可能与短诵祈祷有些相似。东方教会系统地践行这种祈祷,也有人已将其引入我们天主教教会。它要求在心中不断重复同一句话,通常是在静默中进行。我们“天主羔羊”团体已亲身体验到这种祈祷方式的果实,它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通常在静默朝拜时诵念此祷文;而当人练习一段时间后,无论身处何地,都能在心中持续重复这一祷文。

诵念所谓的“心灵祈祷”时,可以使用一种念珠,东正教称之为“chotki”(祈祷绳)或“komboskini”(考波斯基尼),但这并非绝对必需,使用玫瑰经念珠也可进行。重要的是,“耶稣祷文”需在平静与静默中诵念。起初可以每次练习几分钟,但要持之以恒。当你体会到这种祈祷方式的益处并形成习惯后,主会邀请你不断延长诵念时间,使你能体验到这种祈祷所带来的心神宁静。

这种祈祷方式也能帮助我们时刻铭记:我们是罪人,需要天主的怜悯。此外,我们不仅可为自己,也可为他人呼求天主的慈悲,诵念:“主耶稣基督,天主之子,求你可怜我们。”

注:

  • 欲深入了解“心灵祈祷”,可观看以下讲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NmWQ1W0Ks(注:该境外网页当前无法访问,请尝试其他网页)
  • 以下链接提供“天主竖琴”团体以经典教会斯拉夫语演唱的耶稣祷文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fzXHDBSaIQ

两位持守贞洁的圣人与一位特殊的保护者

下载PDF

当我们开始探寻圣人的生平事迹时,常会遇见非凡的故事。公元初几个世纪的殉道者——圣克肋孟都(Chrysanthus)与圣达利亚(Darius)的事迹便是如此,在古老的礼仪日历中,今日正是纪念他们的日子……

关于今日的两位圣人,有如下记载:

圣克肋孟都生于异教家庭,其父波勒米乌斯(Polemius)是亚历山大城的元老院议员。因深得努梅里安皇帝(Emperor Numerianus)的敬重,波勒米乌斯被召至罗马,担任皇帝的顾问。

克肋孟都喜爱阅读,也正是借着阅读,他接触到了《圣经》(思高本译为“神圣的经卷”),并深受其感动。他深知自己在经卷中所寻得的便是真理,即便当时尚未完全领悟其中奥义。他向基督信仰团体寻求指引,遇见了博学且虔诚的司铎卡波福若(Carpophorus)。司铎为他解答了所有疑问,并在天主的助佑下,使克肋孟都认清了异教神祇的虚妄,确信了基督信仰的真理。随后,克肋孟都秘密领受了洗礼。 Read More

总领天使拉斐尔,”真正的朋友“

下载PDF

依据传统日历,今日是总领天使拉斐尔的庆日。描述天使无疑比描述圣人的生平更为困难:后者的事迹通常有详尽记载,也更易为我们所了解。尽管如此,我们仍应努力加深与这些“天上友人”的联结——同时避免陷入无根据的空想。

天使常被神秘学圈子所讨论,但若无清晰的辨神能力,我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催生与事实不符的、关于天使的虚幻概念,甚至可能被魔鬼欺骗。我们不可忽视一个事实:魔鬼虽已堕落,却仍保有天使的本性,因此拥有远超人类的智慧,这使得根基不牢的人极易被其误导。因此,在谈论总领天使拉斐尔时,有必要先回顾教会对天使这类存在的教导——这将为我们提供分辨忠良天使的标准。

第四届拉特兰会议与第一届梵蒂冈会议将受造物分为“属灵者”与“属肉者”,天使属于前者。与兼具属灵与属肉本性的人类不同,天使的本性是纯然属灵的,即完全不具备物质性。《圣经》明确称天使为“奉职的神”(《希伯来书》1:14)。 Read More

“若没有圣安东尼·玛利亚·克拉雷特,西班牙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下载PDF

1861年,一位知名无政府主义者曾写道:“若非克拉雷特神父,加泰罗尼亚本会领悟革命的主张。”这位不知疲倦的圣人,凭借数千场广受欢迎的讲道,成功使整个加泰罗尼亚地区重新归向基督信仰。在彻底改变加泰罗尼亚之后,他又在加那利群岛、乃至后来天主教近乎消亡的古巴,成就了同样的事业。而更令革命者不满的是,他在马德里的活动,对西班牙革命运动而言不啻为一场“灾难”。

这位并非政客,却能产生巨大影响力、深刻影响政坛的人,究竟是谁?

安东尼·玛利亚·克拉雷特于1807年出生在巴塞罗那附近的萨伦特镇。年少时,他像兄长们一样协助父母打理纺织生意;同时,他在高等教育中展现出过人天赋,本被寄予接管大型家族生意的期望。然而,天主早已垂听他的祈祷——自幼年起,他便祈求获得司铎圣召的恩宠。 Read More

克胜罪恶

下载PDF

注:因本日礼仪日历中无指定的圣人庆节,故我们将默想当日的读经内容。

罗马书 6:12-18

“所以,不要让罪恶在你们必死的身体内作王,使你们顺从身体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恶作不义的器具,反而要像从死者中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天主,并将你们的肢体献给天主作正义的器具。这样,罪恶在你们身上就不再有权势了,因为你们已不在法律之下,而是在恩宠之下。

难道这是说,我们不在法律之下,而在恩宠之下,就可以犯罪吗?绝对不可!你们很清楚:谁若自甘作奴仆,听从谁,就成了谁的奴仆,或作罪恶的奴仆,以致死亡;或作顺命的奴仆,以致成义。从前你们是罪恶的奴仆,如今却从心里听从了那传给你们的教义规范。既然你们从罪恶中得了释放,就成了正义的奴仆。” Read More

“加沙的圣希拉里翁:一位心怀怜悯、广济穷困的伟大隐修士。”

下载PDF

人为何要成为隐修士?为何要为了基督舍弃一切,放弃与其他弟兄姐妹共居团体的机会,只为单独与天主相处?

唯有凭借信德的眼光,才能理解这一选择。从远离天主的世俗视角来看,这或许显得自私。然而,数个世纪以来,教会与信友们始终对隐修生活怀有崇高敬意。

尽管隐修士可能深切渴望独处、与天主亲密相交,也可能希望退居至最幽僻之地以寻觅天主,但天主的计划或许会与他个人的意愿有所不同。天主是每种圣召的主宰,遵循祂的旨意,远比实现个人的愿望更有价值——即便那些愿望本身何等虔诚。 Read More

“有其主,必有其徒”

下载PDF

依据新礼仪日历,10月19日为圣让·德·布雷布夫(Saint Jean de Brébeuf)的庆日。因昨日的默想已专论另一位圣人,今日我愿讲述这位不知疲倦的传教士的英勇一生。

究竟是何种动力,能促使一个人为了灵魂的得救——好让这些灵魂得以领受基督的讯息——而承受可怕的艰难与苦楚?这动力便是那不可言喻的爱:正是这爱推动天主亲自降临尘世,在其子的位格中甘受苦难,只为从黑暗势力手中夺回属于祂的子民,并引领人们进入祂的永恒王国。

若我们不将圣让·德·布雷布夫(1593-1649)视作那位吩咐门徒“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玛窦福音》28:19,思高本)的主之弟子,便永远无法理解他的生与死。 Read More

圣人传之:“圣彼得·德·阿尔坎塔拉——历经艰难的改革者”

下载PDF

佩德罗·加拉维托(Pedro Garavito)于1499年出生在西班牙的阿尔坎塔拉(Alcántara),16岁时加入方济各会(Franciscan Order)。在会中,他过着严苛的苦行生活,尤其在饮食与睡眠方面,其严苛程度在今日已难以想象。正因如此,我们往往更倾向于钦佩圣人的苦行精神,而非效仿。这种心态虽可理解,却可能产生长期负面影响——事实上,苦行精神已几乎从教会生活中消失,禁食习俗如今也几近绝迹。我们正面临失去这样一种能力的风险:为了爱主而克制自身物质享受的想象力。

只需问问运动员如何保持良好状态,他定会回答,自己需刻苦训练并恪守必要的纪律。若我们认为这只适用于体育运动,而非灵修生活,便需牢记圣保禄(圣保罗)的教诲:

“凡竞技的,在各事上都有节制;他们这样做,是为得可朽坏的花冠,我们却是为得不朽坏的。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痛击我的身体,使它服我,免得我传福音给别人以后,自己反而落选。”(《格林多前书》9:25-27) Read More

我派遣你们犹如羔羊往狼群中

下载PDF

注:今天是圣路加瞻礼,因此我们暂停圣人传记,转而默想路加福音所预见这一境况的段落。

路加福音 10:1-9

那时候,耶稣选定了七十二人,派遣他们两个两个地在他前面,到他自己将要去的各城各地去。

耶稣对他们说:“庄稼多而工人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他的庄稼。你们去吧!看,我派遣你们犹如羔羊往狼群中。你们不要带钱囊,不要带口袋,也不要带鞋;路上也不要向人请安。不论进了那一家,先说:愿这一家平安!那里如有和平之子,你们的和平就要停留在他身上;否则,仍归于你们。你们要住在那一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因为工人自当有他的工资;你们不可从这一家迁移到另一家。不论进了那座城,人若接纳你们,给你们摆上什么,你们就吃什么。要医治城中的病人,并向他们说:天主的国已经临近你们了。”

Read More

圣人传 玛加利大·阿拉科克修女与救主圣心

下载PDF

蒙主授予特别使命者,其道路往往并非坦途。他们会遭遇各式阻力,且阻力常来自身边最亲近之人。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当蒙选者冲破万难坚守使命时,天主的事业才得以结出果实,并彰显其神圣根源。

玛加利大·阿拉科克修女的经历便是如此,依据传统礼仪日历,我们于今日庆祝她的庆节。

她于1647年7月22日出生在法国勃艮第地区,是富有的公证人克劳德·阿拉科克与妻子菲利贝尔塔·拉曼七个子女中的第五个。8岁时父亲离世,她被送往加尔默罗会修女开办的寄宿学校。10岁时,她罹患小儿麻痹症,卧病在床四年;在许下入修会的誓愿后,她突然奇迹般痊愈。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