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瑪加伯書時,我們默想了以色列兒女的剛毅美德,我也指出,世上的基督徒見證人需要這種美德,在極端情況下,這種美德可以達到殉道的程度。即使生性懦弱,也不應氣餒,剛毅的美德是可以培養的。初學生布蘭奇·德拉福斯(Blanche de la Force)的故事【格圖德·馮·勒·福特(Gertud von Le Fort)的小說《斷頭臺上的最後一位》(The Last One at The Scaffold)中的人物】能夠鼓勵驚恐的人,告訴他們自己也能夠做出英雄行為。 Read More
Showing all posts in 圣经默想
基督君王
路加福音 23:35下-43
那时,首领们也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若是天主的受傅者,那被选者,就救自己吧!”士兵们也戏弄他,前来把醋递给他,说:“你若是犹太人的君王,就救自己吧!”在他头上,有一个写着罪状的牌子:“这是犹太人的君王。”当时,还有两个凶犯和他同钉在十字架上: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其中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救救你自己和我们吧!”另一个却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天主吗?我们受这刑罚是该当的,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是配受的;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纪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天你就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在进入新的礼仪年之前,教会庆祝“基督君王节”。 Read More
刚毅之德 (二)
剛毅的美德(一)
最近幾天的讀經給予了我們信德、忠貞與剛毅的深刻榜樣,讓我決定將一些默想獻給剛毅這一基本美德。在動盪的時代,為能抵禦擋在我們面前的各種誘惑,尋求並踐行這一美德尤為重要。與我們在末世讀經中知遇的人物告訴我們,聽從並信靠天主高於一切世俗價值,在天主的助佑下,甚至能獲得克服恐懼的可能。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剛毅並不意味著沒有恐懼,亦不是那些無所畏懼的英雄故事所傳達給我們的理想化的勇氣。即使一個膽怯的人,也能夠藉著恩寵而堅強勇敢,因為天主使他們有能力做到。然而,就人而言,剛毅的美德則必須經由自我錘煉去獲得。這並不是說,我們能夠輕易免去對克服恐懼的尋求,相反,我們需要具體的行動,讓恐懼不能麻痹我們,阻止我們去做天主所託付的事情。 Read More
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
瑪加伯書上 2:15-29
那時候,君王派來強迫人民背教的官吏,也來到了摩丁城,勒令人民祭神。有些以色列人附和了,但瑪塔提雅和他的兒子卻一致反抗;君王的官吏對瑪塔提雅說:“你是這城的首領,有面子又有勢力,還受兒子和兄弟們的擁護。如今,請你首先前來遵行君王的諭令,如同各國的人、猶太居民以及留在耶路撒冷的人所作的一般;這樣,你和你的兒子就算是君王的朋友,你和你的兒子可以榮獲金銀和各種恩賜。”瑪塔提雅高聲回答說:“即使所有在王國中的人民都聽從他,背棄了自己祖先的宗教,服從君王的命令,我和我的兒子以及我的弟兄,仍然要遵守我們祖先的盟約,決不背棄法律和教規,決不聽從君王的諭令,而背離我們的教規,或偏左或偏右。”他剛說完了這些話,正有一個猶太人前來,當眾在摩丁的祭壇上祭神,全照君王的諭令。瑪塔提雅一見,激起了怒火,五內俱焚,要照法律發洩義怒,於是沖上前去,把那人殺死在祭壇上。他同時也把迫令人民獻祭的官吏殺了,並把祭壇拆毀。他對於法律這樣熱誠,完全像丕乃哈斯對撒路的兒子齊默黎所作的一樣。於是瑪塔提雅在城內高聲喊說:“凡熱心法律,擁護盟約的,請跟我來!”接著,他和他的兒子把所有的家產都留在城裏,逃到山中去了。那時,有許多擁護正義正道的人,也都逃到曠野裏去居住。
近些日子,瑪加伯家族的故事陪伴著我們。今天,我们听到了反抗希腊国王命令的英勇事迹,必须注意到的是许多以色列民的叛教。這是关于真信德和顺服天主的问题。特定的环境將人带到十字路口,要么忠于天主和祂的诫命,要么屈从君王的意志,以保全自己的生命。
今天讀經中的马塔提亚,是以色列的著名人物之一。君王敦促他為民眾做叛教的榜样,好讓摩丁的其他居民被吸引去崇拜偶像。昨天的讀經中,我们看到母亲如何说服最小的儿子不违背天主的律法。
實際上,厄肋阿匝爾、七个儿子的母亲和勇敢的玛塔提亚,讓我们看到了勇敢热心、拒絕服從君王命令的的天主之僕。在所有居民及那些想誘導他崇拜偶像的特使面前,瑪塔提亞高聲回答道:““即使所有在王國中的人民都聽從他,背棄了自己祖先的宗教,服從君王的命令,我和我的兒子以及我的弟兄,仍然要遵守我們祖先的盟約,決不背棄法律和教規,決不聽從君王的諭令,而背離我們的教規,或偏左或偏右。”
如果处在类似情况下,我们能采取这樣的态度吗?
有人可能会说,这几乎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那麼,我要回顾我们时代的科普特殉道士,穆斯林极端分子以死亡威脅逼迫他們放弃信仰,接受伊斯兰教,他們拒絕了,因而全部被斩首。生活在伊斯兰极端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人们能夠证明,这样过分的行为還有很多。
那麼,欧洲與世界其它地区的情况如何?这样的迫害可能会发生吗?
不应该太過感覺安全。我们越来越多地面对威胁生命、明确地反对我们信仰道德的立法:堕胎、安乐死、所谓的“同性婚姻”,已經其它许多法律……这很容易发生——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例如,医生被强迫去堕胎,护士被要求合作,或者产科医生介入……这樣的事態已经达到了抉擇的地步——如果拒绝合作,就可能无法继续从事这一职业。还有很多其它例子……让我们無法天真地相信事情不会变得更糟。
因此,不能服從當政者違背信仰的要求,因为“聽天主的命應勝過聽人的命”(宗5:29)。联合国、欧盟乃至任何政府都没有权利想我们要求任何与我们的信仰相抵触的一切。正當的要求,我们才能聽從。敵基督的影響越來越顯著,必須對政治机构保持非常的警惕。
必须聽從天主而不是人!这就是我们最近几天看到的表樣所教導我们的,这些例子向我们展示了忠诚的以色列民的勇气和刚毅。当事態变得严重时,愿以他們為我们的光辉榜样!这个时刻已经到来……那些不否认自己信仰的人,等待他们的將是怎样的曠野?
就這一方面,我願意邀請你們聽一聽我前段時間發表的關於“曠野中的教會”的講座: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8zuTCDdi6M
惊人的勇敢
忠信至死
玛加伯書下 6:18-31
厄肋阿匝爾是一位傑出的經師,又是年已古稀,儀錶莊嚴的人。有人用力拉開了他的口,強迫他吃豬肉;但他寧願光榮捨命,不願受辱而偷生,遂自動走上刑架,且把肉吐出。其實,凡決意拒絕吃違法食物的人都該如此,雖死不辭。那些監督這違法祭餐的人,因為與他有多年的交情,便把他叫到一邊,再三勸他帶著自己預備而合法可吃的肉,假裝吃國王命令的祭肉;如此就可免一死,而且因他與他們多年的交情,還可獲得優待。但他立即作了一豪爽的決斷,這決斷相稱他的高齡和聲望,相稱他因積勞而生的白髮,和自幼至今的善行,更符合天主所立的神聖法律。
因此他說明自己的意見,告訴人快把他送到陰府裏去,說:“像我這樣年齡的人,決不宜作偽,免得許多青年,想年高九十的厄肋阿匝爾也接受了外教禮俗,因我的作偽和貪戀殘生,而誤入歧途;如此,不免在我的高齡上塗上一層污點和恥辱!況且,即使目前我能逃避人的刑罰;可是,或生或死,我總逃不出全能者的手。所以現在,我若是勇敢舍生,我不愧有此高齡,因為我已給青年留下了一個高尚的榜樣,為了可敬的神聖法律,甘心慷慨犧牲。”說完這話,就立刻走上刑架。方纔和顏悅色勸他的人,一聽到他說出這樣的話,以為他瘋了,遂改變為仇視的態度。當他受重刑快要斷氣的時候,呻吟著說:“具有神聖智慧的上主,明知我能逃脫死亡,但是,為了敬畏他,我的肉身在痛打之下,雖受到很大的疼痛,但我的心靈卻喜樂地忍受這一切。”他便這樣死了。他的死,不但給青年人,而且也給全國的人民,留下了剛勇的模範,和大德不凡的記錄。
教會今天為我們奉上的是一位以色列忠信老人的見證。老人原本有逃脫死亡的機會,但他完善的人格不允許他屈從欺騙的提議,隱藏對天主誡命的公開見證,因此他的見證更為可信。
受人尊敬的老人在天主和人面前履行了自己的職責,他的作為非常令人振奮。天主注視心靈的深處,看透一切隱藏,沒人能欺騙天主。厄肋阿匝爾深知這一點,出於對天主的愛,他無法容忍絲毫謊言。
參加違反祭祀的“多年交情”,想讓老人成為幫兇。試圖將人一同拉入黑暗,實在是一種邪惡,這樣做的人也許是想讓自己殘存的良心平靜下來。
厄肋阿匝爾拒絕欺騙並揭示出真理,所謂的“老朋友”反目為敵,他們對律法的失節在厄肋阿匝爾的映襯下愈加顯著,讓我們想起智慧書第二章12-16節:
我們要陷害義人,因為他太令我們討厭,反對我們的作為,指責我們違犯法律,控訴我們品行不檢,自誇認識天主,自稱是上主的僕人,自充我們思想的裁判員,我們一見他,就感覺討厭;因為他的生活與眾不同,他的行徑與人兩樣。他竟將我們視作雜種,遠避我們的行徑,像遠避不潔之物;聲言義人有幸福的結局,且自誇有天主為父。
厄肋阿匝爾不但在天主面前,亦在其他信徒及年輕人面前承擔起了責任。他成為我們的榜樣,清晰地提醒我們作為基督見證者的責任。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還提醒我們,要在天主的光照下重新考量自己的一切言行。他決意犧牲,以免引發混亂,並表明忠信及對天主的服從才是最高價值。他教導後人學習他的榜樣,抵制違反天主指令的權力。
這是我們今天需要邁出的一步!
今天需要我們如何做見證?我們能為年輕人或是後領洗的教友們做些什麼?
當然,我們有責任傳播基督救恩資訊的奇妙,作為天主教徒,還須傳播正確的教會教義——用自己的一生去見證信仰真理,即使這意味著被拒絕、受迫害。
首先,加深與天主的關係尤為重要,人們應當知道他們有一位很棒的父親。天主對我們的愛,我們對天主的愛,正是當下特別誡命的見證。
食物與遊戲無法滿足人心靈的饑渴,靈魂的空虛,得不到滿足。
天主與人的關係不能被更注重世俗利益,而非永恆救贖的均衡關係取代。
正確地宣講天主包括兩方面:天主的使命與人的義務。耶穌說:“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透過基督宣告救贖是教會的主要任務,如若沒有天主所賜的赦罪恩寵,沒有人能到天主那裏去。
圣额我略(奇能者):为福传服务的奇迹
圣奥特马尔(隐修院院长):遭诽谤与放逐
今日我们纪念一位与康斯坦茨湖地区紧密相关的圣人——“天主羔羊团体”(Agnus Dei Community)的总会院便坐落于此。
奥特马尔约于公元690年出生,大概率来自阿勒曼尼贵族家庭。承蒙其兄长引荐,他自幼便进入瑞士库尔的维克多伯爵宫廷,接受了良好教育。他不仅天资聪颖、勤勉刻苦,更以虔诚敬主、德行出众而备受瞩目。
他受祝圣为神父后,曾在圣弗洛林教堂服务。不久后,行政长官瓦尔特拉姆委派他管理圣加尔隐修院——该隐修院正是如今圣加尔隐修院的前身。这座由爱尔兰传教士(曾将信仰带到该地区)建立的隐修院,在建成仅一个世纪后便濒临荒废,围绕圣加尔圣髑聚集的小型基督徒团体也几近消亡。奥特马尔在此创立了隐修团体,以石质教堂取代了圣人原先的木质小屋。 Read More
